孙权为什么不重用与诸葛亮齐名的庞统?仅仅是因为长得丑吗?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1-24 08:13

《三国演义》中,水镜先生曾对刘备说过这样一句话"卧龙凤雏,两个人可以和平相处",其中"卧龙"指诸葛亮,"凤雏"指的就是庞统。我们都知道诸葛亮的名字。作为和他齐名的庞统,他的才华不在孔明之下。最后三国的两大顶级谋士都被刘备拿下了。其实庞统在投

奔刘备之前曾经是孙权手下的一个官员,那么孙权为什么不重用这个和诸葛亮齐名的谋士呢?仅仅是因为长得丑吗?

庞统(179 -214)汉代荆州(今湖北襄阳)襄阳人。东汉末年,重要谋士刘备和诸葛亮一起当了军长。随刘备入川,刘备与刘璋决裂时,提出了三种策略,刘备使用了其中的三种。当庞统进入罗维县时,他带领一群人攻打这座城市,但不幸的是,他在中途死了。年仅三十六岁,被追封为山海关侯,号。后来,庞统下葬的地方被命名为落凤坡。

庞统年轻时愚钝无知。但他的叔叔庞德公,一个伟大的名人,对他评价很高,认为他不寻常。当时,司马徽是颍川人,举止优雅,为人正直,素有识人之誉。庞统去拜访他。当他们相遇时,司马徽正在采摘桑树,所以庞统坐在树下和他交谈。他们越聊越投机,于是在一棵树下聊到深夜。司马徽觉得庞统确实不凡,由衷地称赞庞统是周楠的领军人才,并钦佩地说:"庞德公确实知人善任,庞统也确实有与众不同之处!"从此,庞统的名声逐渐显赫。庞德公把他和诸葛亮、司马徽绑在一起,说孔明是卧龙,庞统是凤雏,司马徽是水镜。

不久,郡里任命庞统为功曹。庞统很懂人。他喜欢判断人的性格,培养别人的名声。但他在赞美别人的时候,往往会超出他们的实际才能,有很多赞美的话。

有时候会有人觉得奇怪,问为什么。庞统说:"当今世界,混乱不堪,儒雅迟来,好人少,恶人多。方欲促风俗,长远事业。如果不漂亮,说明口碑不够好,不足以佩服企业,不够好的人很少。今天拔了十个,丢了五个,还是会得到一半,但是可以拜天下之教,让有意志的人忘乎所以。还不错"(《三国志·舒舒·庞统传》)?

吴国大将周瑜帮助刘备攻占荆州,任南郡太守,而庞统还是一个功臣。周瑜死后,庞统被发配到吴国。吴国人都知道他的名字。所以,当他要西返荆州的时候,很多有名的人都会来长门送行。陆机、顾少、全聪都参加了晚会。庞统又开始判断人物了。他说:"陆子可以说马旭有逃脱的力量,姑子可以说徐牛能负重而远。"然后,他对全琮说:"你的善良就像汝南的范赵子。虽然智力不多,但也有好一阵子了。"陆机和顾少对庞统说:"让天下太平,与卿做四海之人"(《三国志·舒舒·庞统传》)。于是,庞统和他们交了朋友,就回来了。

此时庞统在孙权麾下,名声大振。孙权不可能没听说过他,只是不肯重用他。原因是庞统太丑,而孙权丑(蓝眼睛紫胡子)。蓝眼睛是那种看起来像白人混血的感觉;紫色胡子是指两边脸颊都长满了紫色和黄色的胡子。),但他手下的官员都是美男子。而且庞统骄横不拘,非一般君主所能驾驭。从下面两件事可以看出它桀骜不驯的一面。

刘备占领荆州,任命他为牧羊人,庞统以此身份试用耒阳县令。他在耒阳县令的所作所为,不难看出此人孤傲清高。按说,作为一个新人,给县长打工也是很不错的。但庞统不这么认为。因为资历太浅,一百多天不理政治,整天喝酒。张飞过来盘问的时候,还是无动于衷,振振有词-";在一个百里之外的小县城,很难对一些小的商业事务做出决定。"我这么说,不过是想给张将军留下个好印象。于是他召来众官,呈上了一百多天的所有公文。不到半天的时间,我就把100多天的公务一条一条的砍掉了,没有一点差错。这件事,虽然庞士元显示了他的才华,得到了重用,但也显示了他乖张的性格。耒阳百里县不大,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而且在战争时期,政务和军务一定不能缺,半天就能办好。作为一县之长,如果不问百姓之问,却住在县衙,终日宴饮,强调字讼而疏于政务,岂不是失职!

庞统的死,似乎和才华关系不大,而是他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把他推向了不归路。有时候性格决定命运是有道理的。诸葛亮一生谨小慎微,深谋远虑,未雨绸缪,重视长远发展。无论是带兵打仗,还是管理内政,从来都是为了寻求万无一失的策略。除非万不得已,不要冒险。后人有诗为证:"诸葛一生谨小慎微,吕端却大事不惊"这一点可见一斑。而庞统,则是骄横自大,心胸狭隘。更严重的是冲动,特别喜欢短时间打架。什么样的性格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对普通人来说无所谓,作为一个带兵打仗的将军也不值得。这是庞统的致命伤。

这样看来,庞统死于凤凰坡,与其说是命运,不如说是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