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十三到底是什么?乌石散有毒吗?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1-23 14:13

乌石散又名寒食散,是古代的一种药。它似乎是一种强大的药物,因为它是专制,焦虑,无聊,消化不良,呼吸急促,呕吐和五脏六腑失调。其实乌石散是隐性的,长期吃对人体无益。魏晋时期,乌石散非常流行,言和是提倡乌石散功效的第一人。言和是当时著名玄学家曹

魏的大臣,最后被司马懿杀死。既然言和是一个玄学学者,这或许可以解释他为什么喜欢《武十三》。从那以后,武士三逐渐流行起来,害了很多人。

吃多了乌十三,镇晕了。已经很不错了,更别说擅长政治,没有灾荒救济。关键是这药还有娱乐功能,让男女不吃醋,乱伦异常,放荡程度惊人。难怪鲁迅先生要把这种魏晋名士的标准比作晚清的鸦片。

因为太毒了,言和(?——公元249年),自然成了千古罪人。《世说新语》说,言和生病吃了乌石散,不仅病好了,而且心情开朗。和人聊天时,他顺口念出了这个效果。他是玄学大师,是当时很多人的偶像。既然偶像说吃这个药可以提高智商,当然大家蜂拥而至,纷纷尝试。

时间长了大家才发现,哎!既能补脑,又能美容!魏晋南北朝提倡"面子就是一切"美妙的色彩,男女皆悦。

曹操(公元155 -220年)承认自己长得丑,就找人替他见匈奴大使,站在床边抓刀。写三都赋,洛阳好贵的左思(公元250 -305年)长得太丑了,他上街,女人都朝他吐口水。才华败在颜值面前。

在这种情况下,乌石三就更迷人了。长期服用,皮肤逐渐变得光滑白皙,眼睛明亮有神。远远望去,就像一个玉人——言和本人就是最好的例子。因为太白,魏明帝的曹操(公元204 -239年)还叫他大热天在烈日下吃宫里的胡辣汤饼,看他是真白还是假白。

从这个角度来看,乌石散似乎成了治病、健脑、美容的良药,与历史上类似鸦片的毒药完全不同。

那么它到底是良药还是毒药呢?

起初,它被认为是一种良药。治病是它的真正用途,也是言和服用乌石散的真正目的。

言和和曹丕关系并不好,所以曹魏建国后,仕途一直不顺利,内心压抑,以至于体弱多病,被容若称为"幽灵"。为了治好病,言和要求人们准备五十三个。

他吃的五石散是两种药的混合物:一种是侯氏黑粉,也可用于治疗风病、胸闷、恶心;另一种叫紫石凉粉,主要用于治疗伤寒。两者皆出自医圣张仲景的《外感病论》,用于治疗久病引起的劳损、寒症。言和在仲景方子的基础上做了个加减,瞎改了个新药,叫"武氏更生粉"服用后,气血通畅,身体自然没那么冷了。

张仲景(约公元150 -219年)其实很早就主张吃乌石散。他曾经给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灿(公元177 -217年)治病,建议王可以带武士三,否则四十岁眉毛就掉光了。一旦眉毛掉了,离死就只有半年了。

王灿那时候才二十岁,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听了这话,他很不高兴。他觉得张仲景在骂他,嘴一撇,他根本不理会。谁知道刚过四十,他就真的成了无眉儿(我不禁猜测他后来做了什么?是用女用黑刷,还是头发下面只带眼睛出门?太吓人了。不到200天,他就去世了。

不像王灿怕医,不愿听医生的话,很多人都是用乌石散治病的。如嵇康(公元224 -263年)和他的侄孙韩吉(公元263-306年)晚年育有一子,极为珍贵。没想到,在他只有十个月大的时候,他得了重病,呕吐了好几天,生命垂危。我无能为力。心道乌石散有很好的疗效。还是给我儿子吧,把死马当活马医。令他惊讶的是,不到30天,他的儿子就痊愈了。

但所谓药三分毒,乌石散是药,当然要注意它的用法用量。

乌石散的成分主要是紫应时、白石英、赤石脂、硫磺、钟乳石、明矾、附子、细辛。它们中的许多是天生强效的药物,如果长期服用会损害肝脏和肾脏。一不小心一次性服用过量,肯定会急性中毒,甚至丧命,所以医生也很谨慎。

谨慎是没有用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名人不太熟练,但很豪放。"遵医嘱"三个字怎么写,那是未知数;心情好的时候随意加减方子这么普遍——不随便加几笔说明什么?那说明你没有天赋!嗯,石头发中毒的人随处可见。

头痛欲裂,浑身刺痛;日夜严重失眠,以致神经衰弱和精神恍惚;有腹胀快死了,但总是不能排尿;头上还有疮,不能轻触,更别说有人四肢全肿突然抽搐晕倒在地上。...

然而,我发现郎军病了,我希望郎军能来看我。大家看多了,也就不奇怪了。取而代之的是时髦:石头发中毒怎么办?爬山,吃冷饭,穿宽衣,慢走,远看,做神仙,做名人——好!所以很多人都向往石发。

比如北魏孝文帝年间(公元471 -499年),洛阳熙熙攘攘,尤其是闹市区,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在这个拥挤的地方,突然出现了一个衣衫褴褛的人,膝盖一瘸一拐,身体歪歪扭扭。他摔倒在街上,躺在地上一遍遍拽着自己的衣服,不停地喊"好热"!"好热"!

中国人喜欢看热火。同样的,一眨眼的功夫,人们就被他包围了。认识他的人问:"你怎么了?我带你去看医生好吗?"那人看了一眼他的同伴,眼睛红红的,好像很难过:"我,我做了一块石头..."此话一出,他的同伴给了一个白眼:"你没吃五石散,为什么发?"

那人看了看四周,见很多人都很丑,就反击道:"我昨天在市场上买了大米,谁知道这大米里有石头!我吃了整整一碗,为什么不能掉头发!"大家都笑了,说他是骗子。这个人没能出风头,反而成了洛阳的笑话,事迹传千里。后来很少有人装"Shifa "是的。

当时有没有人怀疑服用乌石三有问题?是的。王献之说,这件事很可疑,但它只是"一些"最后他继续吃,因为他听说长期服役可以长生不老。

现代人肯定不信。多少块石头能让你长生不老?但在中国古代,石头总是有灵气的。

补天的女神用了五彩灵石;贾宝玉就是那个被她抛弃在五彩灵石里的人。后来她下凡,被红尘包裹。孙武空跳出了开天辟地的仙石,一出生就能两眼放光...

这些都是传说,但是李用矿石为汉武帝(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炼制了长生不老药。到了明代,李时珍(1518-1593)还在《本草纲目》中严肃地写道:"石头是气的核心,是土的骨,能生出万千变化。大的是岩石,小的是沙尘,好的是金玉;坏,像工贼(磨成粉可以做老鼠药)像砒霜。由软到硬,由动到静,由无形到有形,有情无义"……

以柔为刚,以动为静,以无形为有形,以深情为无情,不就是道家神仙的典范吗?

魏晋南北朝时期,很多人信仰道教。再加上战乱频仍,生活朝不保夕,很多人都希望活得越来越久,那块不会被外物轻易撼动的石头当然成了最好的永恒象征:"人生突然如寄,人生不固"-如果你能活着,谁想死?他们的逻辑也很简单。石头如仙,石头实。我多吃点石头,自然就和神仙一样长寿了。和你吃的一样。

对于古人来说,这种逻辑没有错,但是取食如此痛苦,一定是自身有问题。名流们侃侃而谈,认真研究,终于发现了问题:到底是为了什么?永生。你见过一个人要求长生不老,天天活在世俗中,争名夺利吗?那些,都在万亿年里了,都不值一提!

所以,要想减轻吃药的痛苦,就得"非常规"不问世事(这也是魏晋南北朝很多人不问政治的原因之一)。

然后呢

"经常吃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