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是怎么死的?魏忠贤和明朝灭亡有什么关系?(魏忠贤死了明朝就亡了)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1-23 13:52

忠贤死后十年,明朝也灭亡了。有人说魏忠贤不会死在明朝。这是真的吗?魏忠贤应该算是中国最著名的太监之一。魏忠贤在位的巅峰时期,相当于半个皇帝,掌管朝中大事,这也与当时皇帝的不作为有关。但魏忠贤的施政成绩如何?其实魏忠贤的治国能力是需要质疑的

,因为他不是秀才,也不是立过战功的人。最多就是搞搞人际关系,这样的人在政界呆不了多久。

这个说法源于冯梦龙的历史笔记《燕都日记》。原文是这样的:"华春以前是忠贤的;演讲:如果钟贤在,时事就不在了。丧事上,圣旨差人去收葬钟贤遗体。"

事实上,冯梦龙的这段记录已经成为后世的公案。不仅这种说法,还有一种说法是,李自成去北京时,是曹化淳开的门吗?

有人说,李自成入京时,曹化淳已经回到家乡六年了。不可能对崇祯皇帝说那种话,也不可能为后来的李自成打开方便之门。但是,冯梦龙在《颜斗日记》中写得很清楚:"内政大臣曹化淳被召来收集和埋葬魏忠贤的遗体。""有人先进去,叫太监曹化淳的弟弟曹二去开门。"也就是说,曹化淳确实回到了家乡,但是崇祯皇帝又召唤他了。开门的不是曹化淳本人,而是他的弟弟"曹二"。

但是,这本书也有问题,比如"华春曾经忠于贤人"这显然不是事实。此外,崇祯皇帝清理宦官时,主要是由曹化淳完成的。既然打了魏忠贤,还能这么说吗?而且按照崇祯皇帝的性格,他可能会突然"接收并埋葬忠贤的遗体"真的吗?那不是打脸吗?

当然,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并不讨论这种说法是否出自曹化淳之手。因为这不仅是曹化淳的观点,也是许多网民的观点。那么,这种观点正确吗?

先说为什么有人认为魏忠贤不会死,明朝不会亡。

假设魏忠贤没死,也要假设崇祯皇帝没掌权。因为一旦崇祯皇帝掌权,魏忠贤就得死。这是古代君权和臣权不可调和的矛盾。

如果崇祯皇帝不管事,魏忠贤不死,朝廷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局面?将会是"太监"这个世界。林东党和其他政党都不会获得权力。这样一来,朝廷所有的命令都将由魏忠贤一人下达,无论是抗击南满还是农民起义,都将由魏忠贤和他的"太监"完成。

这样明朝后期就不会有党争,明朝也不会有官员内耗。这确实解决了一个大问题,避免了一个导致明朝灭亡的大矛盾。

然后,"是避免的。党争"这个巨大的矛盾能解决明末的其他问题吗?

第一,宦官党执政能否振兴国内经济,解决苛捐杂税和内乱问题?

明朝末年,农民起义的原因是因为旱灾和瘟疫,人民无法生存。另外对于战争来说,税收太重了。

如果太监掌权,他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至少,当朱由校是皇帝,宦官掌权时,我们没有看到他们为解决这个问题做出任何努力。相反,他们穷凶极恶,一再欺骗人民。对于这样一群人来说,不贪污剥削老百姓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是靠巴结和贿赂上司(尤其是魏忠贤)起家的,他们显然不可能就此罢手。

阉割派受到打击后,林东党和其他党派相互冲突。然而,党员比阎党员廉洁得多。至少他们不会搜身,引起更大的民愤。

第二,能否找到解决太监掌权时双轨运行的办法?

明朝最终灭亡,主要是因为陷入了双轨作战,既要打满清,又要打农民军。满清和农民军都不愿意收手。这可以说是明末的一个死结。太监掌权能解开这个结吗?很难。

而且因为宦官专政,李自成和皇太极都有更多的理由和明朝对抗。因为他们可以有一个"峻青这边"冠冕堂皇的理由。魏忠贤的身份,很难在外交上有所作为。

第三,魏忠贤能否代替崇祯皇帝发号施令,而不像崇祯皇帝那样疑神疑鬼,不近人情?

崇祯皇帝疑神疑鬼,不近人情,大臣们不敢办事。敢做敢为者,必被崇祯皇帝斩首。比如袁崇焕,想整肃军纪,杀了毛,于是被崇祯怀疑,斩首。其他不敢做事的人,原本是优秀的人才,最终变成了平庸的人才。

如果魏忠贤掌权,他可能不会起疑心,但一定会听话,不听话。所以他只能用那些驯服他的人。但是,如果一个人丧失了操守,去驯服一个太监,那么他自己的能力可能是非常有限的。能力非常有限的人能打赢满清和农民军的战争吗?

第四,魏忠贤是否有治理国家的能力?

魏忠贤是个没什么文化的人。他在宫中的表现,除了打击不同的派系,搞任人唯亲,从来没有做过治理国家,振兴国家的事情。有没有可能依靠这样的人来解决明末积累的那些矛盾?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崇祯皇帝不是朱由校,他不能把权力交给魏忠贤,他们不能兼容,魏忠贤也不能成仙。所以所有的假设都只能是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