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陵为什么不挖掘国家为何不开发(乾陵为什么不被盗)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1-23 07:39

定陵以前出土的丝织品根本不敢动,只要动一下,就会变成下脚料;法门寺地宫出土的文物也是,尤其是丝绸,直到现在还放在冰箱里,不敢给别人看。挖出来泡在水里的马王堆墓也很漂亮。一旦拿出来,就在阳光下烂掉,留下鼻涕一样的痕迹。马王堆的文物刚被挖出来的

时候很光鲜,但是看着它一天天的变化,我却无能为力,好无助...看到这些我就知道挖甘陵很简单,但是没有能力保护的文物挖出来有什么意义?

挖掘甘陵很容易,但如何保存挖掘出来的文物却是个难题。)

唐代鼎盛时期唐高宗李治和周武则天合葬的乾陵,是中国唯一一座两位皇帝合葬的陵墓,也是唯一一座未被发掘的唐代帝王陵墓,被誉为"唐玲之冠"。从其墓被发现到2000年,陕西省一直在尝试挖掘干墓,但一直没有得到批准。

原因如下:第一,盗掘定陵的教训让人们认识到,不加保护地盗掘皇陵是可悲的,相当于破坏文物;第二,周总理的"我们做不完的好事,可以留给后人去完成"批示成为皇陵不能挖掘的规定,也成为干陵不准挖掘的重要原因;再次,考古界已经意识到,挖宝考古方式早已被国际学术界所唾弃,文明成果不能被视为商品,抢救性发掘并不是保护文化遗产的最佳方式。

1.农民工差点把陕西原计划于1959年7月1日开建的甘陵地宫打开。

(保存较为完好的关中唐代第十八陵是干陵。)

最近去关中,看到关中十八座唐代墓葬中的两座,建陵和昭陵,都是依山而建,这是唐代墓葬的特色。陵墓依山而建,即空被挖入山中成为陵墓,本应十分坚固,但唐陵命运悲惨。据《新五代史》记载,一位名叫陶文的使者对关中的唐墓进行了逐一发掘。尤其是昭陵,墓也被打开,里面的宝物被洗劫一空空。李世民的遗骨也被富人拿出来作为文物收藏。北宋建国后,宰相赵普专门出高价买下李世民的遗骨,重新安葬。可是这个陶文把整个唐墓都挖了一遍,"只有甘岭的风暴不能发生"挖的时候风很大,雨很大,但是没有挖到。之所以不挖,是因为它山上的石头太结实了。

《新唐书》上说,"石门、玄奘、甘岭、冶金固峡",很强。后来又说黄巢四十万大军挖了几年,也没有打开涪陵;民国时期,孙连仲的部队炸开了三层墓道石。据说爆破中突然出现一条黑色的烟龙,卷走了飞沙走石,杀死了7名士兵。孙的人害怕了,没有再挖。至于甘陵是挖出来的还是被盗的,不好说,也有争议。

(甘陵地宫差点被民工撬开。当然,它的地宫不应该是这样的。)

直到1958年11月27日,安至兰州的西兰公路正在修建时,几个农民从凉山取石头时发现了雕刻整齐的石条,向甘县人民委员会办公室举报,并找到一个姓杨的干部,说武则天墓被意外炸了。

杨迅速向书记和县长汇报干部情况。两位领导不信,就让杨干部去现场调查。果然有石头。回去向县委书记汇报,两位领导向省里汇报。12月4日,陕西省文管委听取汇报后,派人到现场勘察,并清理出墓门。这是陵墓道路第一次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在勘探清理过程中,有民工试图撬开金刚墙,但刚要打开,被一名叫杨正兴的男子制止。这让甘灵躲过了一颗子弹。否则,以当时的条件和环境,很可能甘陵的文物也会像定陵一样遭到破坏。

杨正兴应该向上级汇报后再做决定。他回省城报道后,省委喜出望外。如果能开放干陵,对陕西的发展肯定大有裨益。于是,陕西省随即成立"甘岭发掘委员会",并计划于1959年7月1日开放甘陵地宫大门。

2.郭沫若催促挖甘岭,周总理回复他:"帝陵十年内不会开放"

(周总理的书面指示使甘陵和其他帝王陵墓得以保存。)

后来这个委员会可能觉得自己的决定有点草率。是否应该向文化部请示?他们不确定省里有没有这个权利,就派人去北京向文化部和相关领导汇报。当时全国还没有找到陵墓的法律规定,文化部也不确定这件事该由谁来管。为慎重起见,我送了一份给周恩来总理甘岭挖掘计划"。这时候周总理已经知道了定陵的发掘太糟糕了,当然也知道了发掘甘陵的分量。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当时国家发生重大自然灾害,他手里没有多少钱,做不了什么大事。于是总理在报告上写了一个批示:"我们完成不了的好事,可以留给后人去完成。"

(郭沫若极力主张开乾陵,只为看《兰亭序》原著。)

当时听说甘陵要被发掘,有一个人特别激动。这个人就是郭沫若。他希望能活着亲眼目睹地宫中保存的王羲之的《兰亭序》。因此,他打算说服周总理,作为与周总理多年的老朋友,并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但是,当他讲完挖掘甘岭的好处和必要性时,周恩来总理只说了一句话:"帝陵十年内不会开放。"

此后,不主动挖掘帝王陵墓成为中央政策。当时很多地方都准备在自己的地盘上挖皇陵。听到这里,估计小心脏都碎了。

当然,郭沫若的心也是碎的。当他迷路时,他写下了"等到幽宫重启日,推迟定罪,继续新篇章"。到死,他都没有"延期定罪"。

3、定陵教训:万历白骨焚,丝织物碎。

(定陵发掘后,很多出土文物无法保存,这是一个永远的遗憾。)

周总理之所以拒绝挖掘甘陵,是因为挖掘定陵的教训太深刻了。

谁首先提出发掘帝陵的建议,现在还不知道。但有据可查的是,1955年10月4日,郭沫若、沈雁冰、吴晗、邓拓、范文澜共同起草的《十三陵发掘报告》可能是最早的。这份报告很快送到了陈毅副总理和周恩来总理的办公桌上。

这个报道很让人意外,因为创始人吴汉是主管文化的副市长,也是著名的明史专家。当时的文化部文物局局长郑振铎和中科院考古所副所长夏鼐震惊不已,极力劝说,认为当时的技术水平还难以承担如此大规模的墓葬发掘,出土文物的保存修复技术也不够。但吴晗反驳说,解放后,人力物力是胜任这项浩大工程的。郭沫若、吴晗也加大了宣传攻势,尤其是在中央领导人中间。终于得到了毛泽东的认可。

可惜的是定陵出土的丝织品是用油漆保存的,油漆老化开裂,丝织品破损。)

随后,"长陵发掘委员会"建立了,但由于失误,长陵发掘缓慢,所以转移到定陵。1957年5月,考古人员用铁锹、手电筒等工具打开定陵地宫,取出大量丝绸、青花瓷等文物。但正如反对者所说,出土的华丽丝绸很快变成了类似树皮的东西,大量文物没有保存下来,万历皇帝的尸骨被红卫兵烧掉。

最可气最可笑的是,1959年9月30日上午,时任博物馆办公室主任指示民工,说上级要来视察,让他们打扫地宫,清理万历皇帝等三人的棺椁。这三口棺材是被几十个警卫推进山沟的。一周后,考古学家夏奈知道了这件事,赶紧让博物馆找来保护,但是没了。它被附近的村民捡起来当柴火烧了。

(马王堆出土的文物,刚挖出来的时候很光鲜,但是一天天在变,我也无能为力。)

定陵保存下来的文物,还有一些长袍的处理,都不尽如人意。例如,使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塑料加柔软剂,涂在半烂的衣服上。这种油漆是不可逆的,很快油漆就会老化开裂,丝绸面料也会断裂,很可惜。

1965年,郭沫若等人提议重新发掘长陵,遭到周恩来总理的拒绝。这也是周恩来总理拒绝发掘甘陵的一个重要原因。

著名考古教授苏白说,定陵出土的丝绸就是一个教训。如果你现在不敢动,你会被压死的。万历只有三四百年,甘陵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你怎么能确定它是万无一失的呢?法门寺地宫出土的文物,尤其是丝绸,至今都放在冰箱里不敢展示。这还不够说明保障条件不够吗?

中国考古学会会长徐平曾回忆说,马王堆墓发掘的时候,墓室是泡着的,水里漂着一根莲藕,很漂亮,但拿出来一晒就烂了,像鼻涕一样,只有痕迹,没有样子。马王堆的文物刚被挖出来的时候很光鲜,但是看着它们一天天的变化,我却无能为力,好无奈。

4.挖宝式的考古方法早已被国际学术界所唾弃。

陕西一直想挖旱墓,一直没批下来。)

陕西想挖甘岭的心思,从发现甘岭路开始就没有停止过。

一位前国家文物局领导透露,陕西一直倡导发掘甘陵,由来已久。早在1986年就提交了一份报告;1995年9月,由陕西省领导提出,在Xi安召开全国文物工作会议,但国家文物局仍不同意。2000年崂山汉墓发掘后,陕西有人建议"抢救性挖掘"秦始皇陵和干陵的方案被国家文物局坚决否决。

陕西提出"抢救性挖掘"主要是因为甘岭地处地震带,可能在地震中遭到破坏,而且也属于喀斯特地形,地下水会破坏文物。当时,北京大学的一位考古学教授刚刚参观了秦陵。他以为秦陵千百年来没有被地震破坏过,几十年后就会被破坏。他在勘探过程中发现,秦陵地宫保存完好,抗震性能强,地宫没有积水。同样,甘岭也应该是这样。

考古不是寻宝,挖宝的考古方式早已被国际学术界所唾弃。)

考古学家苏白说:为什么皇陵有些省份总是提倡开凿?无非是经济利益驱动。

其实那些要挖皇陵的人,把考古工作当成了广告,把文明的成果当成了商品,从上到下都把它当成了商品。其实考古本身只有一个价值,就是历史价值,但是现在的人最愿意听经济价值的,负责人也最愿意讲。

一位著名考古学家呼吁考古界摆脱浮躁,认真思考:考虑到它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我们挖掘皇陵到底是为了什么?挖宝式的考古方法早已被国际学术界所唾弃。

其实挖掘本身就是一种破坏,和保护是矛盾的。这次抢救性发掘是不是最好的文化遗产保护措施?这种仓促的发掘是真的在保护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还是以保护的名义进行合法的破坏?我们应该问自己:我们要拯救什么?应该如何向后人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