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最大功臣是谁?没有他,周瑜不可能一战成名。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1-23 03:13

赤壁之战是三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吴蜀联军打败曹操后,蜀汉夺得荆州五郡,彻底成长起来。但能打败曹魏、大都督周瑜和借东风的诸葛亮,谁才是最伟大的英雄?其实他们的贡献还不如那个最关键的人。没有他,周瑜不可能在一战赤壁之战中一举成名,诸葛

亮实际上也从未参加过赤壁之战。让我们来看看这位大英雄是谁。

攻火计划在《三国演义》中已经被各方大神运用到了极致。让我们对火拼做一个粗略的统计:

火烧长社、博望坡、新野、淮河、付嘉、瓦口峪、夷陵、方上谷地、濮阳、连赢、吴超等。其中,诸葛亮是火攻战略的鼻祖。他曾独自执行过几次成功的火攻战略,有恃无恐地烧掉了强大的对手曹魏的兵马。可见火攻策略之猛。

无论是小说里,还是三国历史上最经典的火攻战,都是赤壁之烧。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平定北方后,率领八十万大军渡江,准备吞并孙刘以统一中原。刘备利用诸葛亮的计划与孙权联手。强大的将军周瑜带着30万人在赤壁与曹兵相遇。当曹操的船首尾相连时,周瑜命黄盖用小船载着干柴火,灌满了油,于是把曹操的书扔下了。东南风一急,曹船被点着了。烟火在燃烧,人们被烧死和淹死。于、贝领兵攻之,水陆并进。曹操才幸免,狼狈逃回南郡。

根据小说《三国演义》,后人认为是诸葛亮首先提出火烧赤壁的计划,但实际上最先提到火烧赤壁的并不是周瑜和诸葛亮,而是另有其人。李百佑在一首诗中说:"两龙鏖战,赤壁之舰扫地空。在张照云海大火之初,周瑜曾经攻破曹公。"李白的诗明确告诉我们,火烧赤壁其实是周瑜为了以少胜多而进行的一场严谨的战斗。最先提议火烧对岸的不是周瑜,而是吴栋三朝元老黄盖、黄公富。

黄盖,东汉末年的名将,经历了孙坚、孙策、孙权三个君主。早年身为县官,跟随孙坚纵横交错,纵横全国。孙坚后来留在孙权手下,官至武陵偏将军。黄盖"宜颜外表严厉,善于养人。每次征服,他的士卒都争第一"也就是说,他是认真的,但却深受爱戴。战争期间,士兵们争先恐后。他说:当一个官员做出决定时,没有什么是不变的。处理事情要清楚,千万不要拖拖拉拉。陈寿甚至说他是"蒋陈"。魏尧在《反省》中说:"建立一个孤独的家庭很难,但是学习很难,但是有野心。虽然贫穷卑微,但和普通人不一样。经常用在负薪的业余时间,学学书,聊聊军事。"也就是说,他小时候就成了孤儿。虽然历尽艰辛,但他最终成为江东有名的军人。

黄盖虽是三朝元老,但不靠老卖老。所以,并不出众,但黄盖也不是一般人。此人不仅是武将,而且心思缜密,头脑清醒,处理各种事情得心应手。孙权刚刚登基的时候,山越各部都不愿意臣服于孙权,经常在当地闹事,黄盖奉命安抚。黄盖来到山越后,对原来的官员说:"我是武官,不是文职,那些公文你来处理。我会尽我所能,不会用鞭子和棍子来惩罚我。"这些官员欺负黄盖是不看文件的武将,所以行事肆无忌惮,欺上瞒下。

黄盖得知后非常不满。当他得到一些证据证明他们不遵守法律时,黄盖对他们说:"我以前告诉过你,我不会用鞭子或棍子惩罚你。"说完,就直接干掉了几个官员,其余在场的人都非常震惊。黄盖的震山震虎之术相当漂亮,从此山越各部门都变得安分守己。从这里可以看出,黄盖是一个智勇双全的武将,还是有点心狠手辣的。

建安十三年,曹操八十万兵围城,磨刀霍霍,准备吞并孙刘之政权。孙、刘虽然会师,但也不过数万兵力,寡不敌众,形势险要。作为江东巡抚,周瑜如坐针毡,彻夜不眠,苦苦思索如何破敌。黄盖与周瑜、鲁肃在赤壁与曹操相遇。当他看到这个,他给周瑜一个计划:今天我寡不敌众,难以持久。但是,军队与船只相连,首尾相连,可以烧掉。"周瑜眼睛一亮,恍然大悟:"公众的聪明计划与我的不谋而合"。所以他采用了他的策略。

要实施火攻战略,必须取得曹操的信任,否则无法接近对方,火也起不了。正因如此,黄盖和周瑜做了一个完美的"风险"为了逼真地欺骗曹操,黄盖不惜牺牲自己的晚年,被打了五十棍,以至于被打得血肉模糊,最后晕了过去。周瑜惨无人道的行为引来江东众将领的诸多非议,他们私下议论纷纷。所以也成功骗过了曹操和自己派来的间谍,为火烧赤壁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当晚,黄盖率领数十艘满载干柴和药膏的小船投降曹操。当小船靠近曹骏的大船时,黄盖下令开火。东南风的时候,风助火,火乘风。顷刻之间,曹操的阵营是一片混乱,曹骏被击败。赤壁大火烧死了曹操,差点害死华容道。但此役之后,孙刘联军获得了培养学生、提高兴趣的机会,为魏蜀吴三足鼎立创造了最好的条件。

可见黄盖是赤壁之烧的最大功臣。然而,有许多问题需要讨论。比如周瑜和黄盖的险虽然被很多人智取,但曹操手下也有很多谋士,其中也有一些人对此产生了怀疑,比如贾余,但都没能引起曹操的重视,所以曹操才遭受了这次败仗。

算上火烧赤壁的成功,黄盖和周瑜计划的顺利实施,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曹操自己。

自从曹操灭了吕布和袁绍两兄弟后,北方逐渐平定,同时自我扩张。随着军事力量的加强,曹操内部开始膨胀起来。他渐渐对现状不满,把目光投向了长江以南的吴国和蜀国。曹操觊觎江南沃土不是一天两天了,只是之前时机还不是很成熟。现在马庄比,曹操比"捧皇使诸侯"他觉得机会来了,于是迫不及待地集结兵力,准备渡江完成统一大业。

在曹操心里,他并没有把弱孙刘连军当回事,潜意识里他是沾沾自喜,不听异说,独断专行,刚愎自用。早在准备出兵南下的时候,谋士贾诩就力劝曹操不要南下,因为当时时机还不成熟。《魏徵-贾诩传》写道:"建安十三年,太祖破荆州,欲下河。徐坚说:"昔日破袁家,今接哈南,威名远播,兵势大。如果我们利用旧楚的宽仁,俸官,慰劳百姓,让土地安宁幸福,那我们就不能努力工作,照顾江东了。"然而被胜利冲昏头脑的曹操根本不听,一意孤行,最后惨败!

正是因为曹操独断专行的作风,很多本来可以避免的事情都没有幸免。黄盖的“险”,也是曹操的轻信和失察造成的。曹操手下的谋士很多,并不都是平庸之辈,比如徐庶、程羽。

黄盖前来行骗,被程羽抓住。因为双方约定用粮草投降,但程羽看到投降的船吃水线很浅,而粮船因为载重吃水线很深,早就起了疑心的程羽识破了黄盖的计划。但由于曹操的傲慢,听不进他的劝告,所以功亏一篑。

然后是天时地利的因素。

曹操的军队虽然人数众多,但大多是不懂水的北方人,属于旱鸭子类型。否则曹操不会轻易把船首尾相连。吴栋士兵常年在水上作战,他们都是游泳好手,熟悉地形,所以一开始就占了先机。两军交战时,隆冬突然刮起了东南风,这对于身在江北的曹操来说,是大大出乎意料的。再加上当时江面上的雾气,《英雄》云:"曹公兵败赤壁,投奔云梦大泽。他在雾中迷了路。。诸多不利的天气因素也是曹操兵败的重要因素。

最后一点,黄盖的假投降起到了关键作用。

所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股东风不仅是东南风,也是实施火力攻击的关键人物。接近曹操并取得他的信任并不容易。众所周知曹操一向多疑,所以选对人是最重要的。周瑜和黄盖煞费苦心,把事情做得逼真,万无一失。而黄盖冒着生命危险,用自己的老身子挨了五十棍子,差点要了他的命。连江东的将领都被蒙在鼓里,曹操还能信。

江东的一个三朝元老,平白被一个后生打了个半死,没人会咽下这口气,所以黄盖的假投降才会成功。只有这样,才能用柴膏油接近曹操,开启了火烧赤壁成功的最重要环节。如果黄盖没有舍命来玩这个苦肉计,周瑜就算有再大的本事,再高明的谋略,也不过是水中之花,根本无法接近曹操。一切都会空 talk。所以,黄盖是赤壁大火的最大功臣,他当之无愧!

难怪陈寿称之为"江彪的虎部长受到孙氏的善待。"黄盖的名声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