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侠五义和七侠五义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七侠五义后改为三侠五义)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1-22 18:39

我国的经典著作如此之多,用浩如烟海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但总有一些相似之处,比如《三侠五义》和《猫王》,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却是两本完全不同的书。但是因为这两本书很多人物都是一样的,所以看起来会让人混淆。那么,这两本书有什么不同呢?

要理解三侠

五义和猫王的关系,必须从两个人说起。一个是清代小说家、著名评论家石毓坤;另一位是近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俞樾,晚清著名学者、文学家、学者。

石玉坤别名石振志,号"问竹主",人"石先生"、"石三爷"生于清朝乾隆末年的史玉坤,卒于同治十年。人们称赞他高超的讲故事技巧:"史圣玉琨,刘敬亭的手艺人,成名近20年。"史玉坤不仅书讲得好,而且独树一帜,独树一帜,创造了新的主题。

史玉坤早期,包公安是主要的说书人,当代的说书人总说,"玉琨大师讲了一辈子的包公案","他一生都和文在一起"。但随着讲故事技巧的成熟,创造性思维开始活跃。在后来的评书活动中,石玉坤开始有意无意地将包公受审的故事与江湖侠义题材相结合,开创了侠义公案小说这一小说体裁。

所以《石玉坤》一书中说:"它在宋代被编入《包公庵》,成就了当时的史玉昆。"考证大师胡适对史玉昆的代表作《三侠五义》进行了考证,结论如下:"一部分是传统,一部分是创造。大概,关于包公的部分也差不多,关于你们这些侠客的部分几乎都是有创意的"。

史玉坤早年表演,但会说话,会唱歌。说唱类书籍有《包公安》、《龙图公安》等多种,分别藏于京师图书馆和台湾省"中央研究院"日本东京大学等地。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史玉坤后来在《龙图公安》的基础上加入了大量的侠义元素,基本上都是编、演、讲。弟子们听得很有趣,并告诉他们重复誊本,这成为另一个“龙图二路”。

《龙图二录》编好后,卷首写得很清楚:"《龙图公案》这本书本来是拟稿,说部里打了30多遍,野史看了60多本;虽然传说不同,但鬼魅作恶是必然的。今天把旧书变成新书,既删除了异端,又有些智慧,还保存了惊天动地的文章。"

这"惊天动地的文章",原名《忠义之侠传》,后改名《三侠五义》,共120回,光绪五年由北京聚真堂出版。

《三侠五义》前六十回讲的是北宋周琛大旱,包拯奉命去周琛放粮的故事。在侠士义士的帮助下,他审理奇案,平反冤狱。回溯到最近的60年,我写的是所有的侠客帮助严查三斩襄阳王,镇压暴力的故事。

点穴、暗器、剑诀、刀法、轻功、竖术等武功技法,以及闷香、百宝袋、千里火、夜行衣、人皮面具等江湖活动,对后世武侠小说的内容和素材产生了巨大影响,被称为武侠小说的鼻祖。

晚清学者俞樾在苏州读《三侠五义》,大加赞赏,曰:"休闲中的上色充满活力。有了这样的笔墨,许芳才能写出平话小说,所以平话小说也算是天地间的另一种笔墨了!"

但他认为"只是第一次没有涉及用一只狸猫换一个王子。白宫老妇人的谈话不足以进入黄车信使的记录。一次都不想写,用历史传记来修改通俗说法,焕然一新"。

另外,考虑到原著中的三侠是展昭、、丁、丁,实际上是四兄弟,所以我们加上了、黑狐、沈中元,合称为七侠。原来的五鼠,即房鹿、张寒、山鼠徐青、平江和白玉堂,仍然是五个正义的人。后改名为《猫王》,并于光绪十五年出版。

俞越的修改版并没有得到内部人士的认可。以鲁迅为例。

鲁迅称“三侠五义”"但独树一帜的写野中英雄,他精力充沛,偶尔衬着世界,夹杂着幽默,也让愚人格外出彩"1923年12月28日,鲁迅就俞樾的修订版给胡适写信说:"我以为还有几本书可以再版。第一,“三侠五义”原文必用,附于屈原第一次修改。"

胡适完全同意鲁迅的建议。1925年,亚东图书馆听从胡适的建议,在重印《三侠五义》时选择了原著。胡适在"前言"补充说明在:"《三侠五义》本来比屈原先生修改的好。即使是屈原先生最不满意的第一次,也远胜于改书。"

不过说了这么多,也要明白三侠五义和猫王的区别只是第一次。至于文字上的一些点睛之笔,自然是俞越的修订版要优雅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