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德兰海战英国损失多少军舰(日德兰海战英国战列舰)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1-22 02:26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6年5月31日,世界上有两支极其强大的舰队,分别是英国皇家海军和德国公海舰队。这一天,世界上最强大的两支舰队在日德兰半岛以西的北海相遇,爆发了大船巨炮时代最惊心动魄、波澜壮阔的海战。这场海战的结果一直有争议。最流行

的观点是,英军是战术上的失败者,战略上的胜利者,而德方则相反。

但是,如果只看战列舰和德国的较量,那么德国人是毫无悬念的赢家。在这场世纪对抗中,英国海军投入了9艘战列巡洋舰,德国海军投入了5艘。英方有近两倍的数量优势,舰炮口径更大。但对抗的结果是,3309艘英军战舰被击沉,只有11人幸存,而德方则是397人阵亡,只有1艘战舰被重创,以1: 3的交换比赢得了史上最大的战舰决斗,舰炮的命中率和生存能力。

一幅描绘1916年5月31日日德兰海战中英国战列舰和德国舰队之间炮击的画。

日德兰海战双方的战斗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前卫战,在战争史上称为"向南跑"也就是希佩尔率领的德国第1侦察舰队向南航行,引诱贝蒂的巡逻舰队并行追击,上演了海战史上最经典的战线炮战。在持续一个多小时的交火中,希佩尔占了上风,沉没了"当他的部队处于劣势时——五艘战列舰对抗贝蒂的六艘战列舰,加上埃文·托马斯的第五战列舰中队的四艘伊丽莎白女王战列舰;不知疲倦"还有"玛丽女王"No.1,我们自己的队伍一个都没沉,而且表现出了更准确的命中率。在这一交战阶段,德国舰船命中44次,其中与英国舰船交战42次,与英国战列舰交战2次。英国船只仅命中17次,其中11次来自战争巡逻队,6次来自战列舰。德国战巡的命中数是英国战巡的4倍!现阶段德国舰队享有能见度优势,英军所在战场西侧在接近黄昏时更为明亮。同时,德舰在光学设备质量、防御能力、穿甲性能等方面也优于对手。

这幅画描绘了前卫战争中的英国军队"玛丽女王"战列舰沉没的可怕场景。

战争的第二阶段叫做"朝北走。,也就是谢尔的主力舰队出现后,贝蒂转向了杰利科。在这个阶段,德国舰队对五艘英国主力舰进行了18次打击(包括两次战争巡逻),其中11次来自希佩尔;英国舰队19次击中6艘德国军舰(包括3艘战巡),其中只有1次是战巡取得的成绩,其余18次都是第5战列舰中队取得的成绩。第三阶段是双方的主战阶段。英军第3巡逻中队加入战斗,两支巡逻队均遭受重创和损失。德国巡逻队击中了五次,然后沉没了。无敌"号码;英国巡逻队击中了德国主力舰14次,其中10次击中了德国"卢佐夫",最终导致了船的沉没。

从上表可以看出,贝蒂号战列巡洋舰在火炮性能上不如希佩尔号战列巡洋舰和她自己的第5战列舰中队,而更老的第3战列舰巡逻中队却能达到更高的命中率,这与最近的火炮演练不无关系。德国这边,单舰命中率最高的是希佩尔的旗舰"卢佐夫"380号炮弹发射,命中19发,命中率5%!穿甲弹的性能缺陷进一步削弱了英国舰炮的效能。据统计,击中德军舰艇主装甲带的13枚英军穿甲弹中,只有1枚在内部击穿爆炸,7枚未能击穿,而这种倾向在击中150 ~ 230毫米副装甲带的炮弹中更加明显。

日德兰海战中,德国主力舰甲板上布满弹壳,满目疮痍。

三艘英国战列巡洋舰的沉没可以归咎于防护不足,德军炮弹穿透"无敌"还有"玛丽女王"炮塔装甲的数量,以及"不知疲倦"1号被射穿横甲。一旦关键部位中弹,英国舰炮推进剂的敏感特性和错误的操作方式——为了提高射速总是打开发射井的防火门,炮塔和炮塔下部储存过多弹药——都会使整艘战舰变得异常脆弱,最终导致撞毁沉没的悲剧。需要指出的是,上述问题在英军所有主力舰中都存在,但只有三艘战列巡洋舰爆炸沉没,这可能是因为英军舰队主力进入战斗较晚,遭受敌方火力较少,没有被炮塔击中。

一幅展示日德兰海战中英国主力舰炮手将炮弹装入主炮的画。

但这种说法显然不适用于第5战列舰中队,该中队作为贝蒂所在舰队的一部分,经历了大部分战役,也曾被德国舰队开炮。幸运的是,该中队的四艘战列舰是当时英国舰队中受到保护最多的战舰。他们的装甲带和炮塔前装甲为330毫米,炮塔底座为254毫米,其抗打击能力绝非战巡可比。在战争中,“ldquo马来亚"号被大口径炮弹击中7次,其中一次在后炮塔顶部,但没有突破;"厌战"13号被击中13次,但没有击中要害部位;"Baham "6号被打了6次,都避开了要害;"勇士"1号只是被碎片损坏。多亏了运气和出色的防守,上面提到的战列舰都在敌人的炮火下毫发无损地逃脱了。相比之下,战列巡洋舰上的9名英军中有3人死在了海里。

日德兰海战中,德军炮弹射向英军"厌战"号旁边留下的弹孔。

在日德兰海战中,英国巡逻部队的指挥官中将·戴维·贝蒂在己方损失惨重后说了那句名言:"今天我们该死的船好像出了点问题。"这场海战最重要的影响是,人们对战列舰这种战前炙手可热的舰艇产生了严重的质疑。战列巡洋舰还是有效的战斗舰吗?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战斗巡洋舰的任务是保护贸易航线,充当战列舰舰队的主要侦察力量。事实上,对于英国海军来说,上述任务可以由大型装甲巡洋舰承担。费希尔提出的全重炮高速战舰概念从一开始就是有缺陷的。当他们作为侦察力量从事主战时,由于装备强大,不可避免地被用作战列舰。这时,他们较轻的装甲防护必然会威胁到自身的生存。

贝蒂的旗舰"狮子"3号的Q炮塔被一艘德舰击中,顶盖被炸飞,差点把全舰击沉。

英国海军早期的战斗巡洋舰把费舍尔"速度是盔甲"英国皇家海军最早的两级巡逻舰是一艘有缺陷的战舰,防护能力不如装甲巡洋舰,速度也不如后来的战列巡洋舰。糟糕的炮塔布局导致侧面齐射火力只有6门炮,缺乏有效的辅助火力。之后,英国巡逻舰在火力、速度和防护方面都有所提升,但始终不是一艘性能均衡的战舰。然而,日德兰海战中三艘英国海军巡逻舰的损失,不仅仅是由于其自身的设计缺陷,更是由于其舰炮的操作方式存在漏洞。为了弥补射速上的弱点,英军忽视了弹药库、弹药传输通道和炮塔之间的火灾隐患,英军推进剂的特性加剧了潜在的危险。当炮塔被击中时,火焰会沿着敞开的发射井直奔舰体深处的弹药库,从而给整艘战舰带来灾难!自日德兰海战以来,战列巡洋舰就因脆弱而臭名昭著,保护的缺失意味着这种舰艇的其他弱点完全暴露出来,比如造价高。

遭受重创后无奈返回香港的德国人"Cedritz "不,是战斗巡洋舰。

德国人按照自己的设计理念打造的战斗巡洋舰,更接近后世的快速战列舰。它们的重装甲甚至相当于许多英国战列舰,在防护、速度和火力平衡方面都优于英国战巡。更重要的是,德军充分吸取了作战教训,一丝不苟地执行了防火规则,从而避免了炮塔中弹、弹药库爆炸的结果。日德兰海战暴露了英国巡逻队的脆弱,但也验证了遭受最沉重打击的德国巡逻队的坚韧"卢佐夫"11号因为无法控制的进水,被24发重炮炮弹击中后沉没,"Devlinger "还有"Cedritz "2号分别被21发和22发炮弹击中,受到重创,但还是挺过了沉没。事实证明,德国战列巡洋舰比他们的英国对手更适合舰队交战。

德国军队"Cedritz "战列巡洋舰上的弹孔被英军大口径炮弹打穿。

毫无疑问,经历了日德兰海战的悲剧之后,战列巡洋舰作为一种独立的舰艇,已经走到了死胡同。从那以后,英国海军只完成了两个缩小版的威望级,而四个海军上将级只有"Hood "它们也是二战爆发时世界上仅存的战斗巡洋舰。随着更高效、更小型的舰船动力装置的出现,各国都在努力发展具有良好攻防能力的快速战列舰。日德兰海战结束近25年后,也就是1941年5月24日"Hood "10号在丹麦海峡海战中遭遇了和前辈一样的命运,给战列舰的棺材板钉上了最后一颗钉子。事实上,这艘船短暂而充满争议的生涯随着日德兰海战的结束而结束。

1941年5月24日,在丹麦海峡的海战中"Hood "号,船体中部中弹起火,眼看就要爆炸沉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