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耗归公是什么意思?真的能利民吗?(什么叫火耗归公)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1-21 18:00

最近,边肖听说很多人都在讨论这个"还火消费于民"很多人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也有很多人在问这种火耗是否真的能造福于民。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个东西真的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让我们跟随边肖的脚步继续分析和揭示其中的秘密。

这是一个完全虚构的结论。

1.什么是火耗?

传统上,中国的货币是铜币。

主要原因是中国不是一个盛产白银的国家。明代中期,美国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市场白银存量增加,使其成为流通货币成为可能。于是,张的一次鞭策改革,正式规定国家的主要货币是白银,以10两和50两的库珀平银为标准。

税收在基层征收,上交省级国库,重铸为标准白银。

当然,普通人只有散银铜钱,普通人不可能交10两的税。所以在铸造的过程中,散银中的灰尘造成的重量损失,柴火,模具,人工都是需要开支的,这个钱就叫火耗。

2.真正的火耗是多少?

耗火是真实的,但是大概的比例是多少?

一般不超过5‰。

但越是贫困地区,地方官员、纳税人、教师越敢多收费。一般用火消费的收费超过15%,甚至50%。

多出来的用火在各级官员中平分,知县交给政府,政府交给巡抚,巡抚提取一部分作为碳、冰、冰给中央官员,一部分按照职位分配给下属官员。各级政府拨出一部分作为办公经费。消防消费只有一小部分分给了基层纳税人等。

3.还火于民的操作

耗火是一笔糊涂账。比如雍正末年,国税约3000万,每年按平均10%分掉400万。

所以雍正想抓住这个收入。但遭到了几乎所有官员的强烈反对。雍正把所谓的火耗归公、养廉银制度作为利益交换。

消防消费将返还国家财政,这是为了提高地方涉税官员的待遇。根据职位高低和他们工作地方的重要程度,巡抚一年2 ~ 3万两,巡抚8000 ~ 12000两,知府3000 ~ 5000两,知府600 ~ 1300两。

另一个原因是清朝官员待遇低,七品县每年领粮食45两、45两,难以养家糊口,甚至养活自己。更不用说雇佣吹捧者为同事和老板服务和社交了。

4.把火消费还给大众是否有效?

它不起作用。

4.1、消防消费归于中央政府,实质上没有为民减负。

4.2.虽然官员有钱养活自己,但全国数以百万计的首席仆人、税卒、教师和其他人却没钱养活自己。原本花在消防消费上的工资福利,哪里来的钱?

4.3.前面说过,每到冬天,各省省长都会到中央部委和医院进贡,也叫碳敬。现在原本花在消防消费上的钱没了,中央部委医院大多因为不接触基层,比地方官还穷。

所以所谓的火消费还政于民,实际上是逼着税务人员授意或者坐视纳税人多收火消费,否则纳税人和北京官员的工资从哪里来?也许让地方官员把他们自己的钱交给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