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背水一战那么经典为何后世人都不用了?(韩信背水一战出自哪本书)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1-21 16:26

韩信可以说是历史上的军事天才人物。从默默无闻到百战百胜,刘邦看到了自己的能力,为自己赢得了名利。在韩信的职业生涯中,有一场战役是非常经典的,那就是在太行山进攻赵的时候,最后一战以一万多人打败了二十万人,非常惊心动魄,但是非常经典。然而,如此

经典的战法,后世已不再使用。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得天下后没人用韩信的战术?让我们找出答案。

1.最后一战的故事

提到韩信,我们会想到"臀部羞辱""最后一战"诸如此类的话。而最后一站,则是韩信真正开始扬名天下的一战。这一战也是韩信军旅生涯的转折点。他所采用的战术,以三万之众击败了二十万赵国军队,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这场战争最终开辟了北方战场,成功扭转了楚汉之争的局面。但几千年来没有人敢模仿他的计划,这也是他一直被历代军事家推崇的原因之一。

那么韩信是如何在一场看似注定的战争中转败为胜的呢?不得不说,韩信为了这一战,可是用了最阴险的手段,终于有惊无险。首先,他派人了解了战前赵的情况。没想到赵王是个不听人话的草包。

当时广劝他不要让他去打仗,因为韩信率领的汉军隔着山河而来,因为军饷不能及时送到,士兵又饿又弱,所以只要先扎营,阻止他们前进,然后再派兵堵住他们的后路,让他们在旷野里没饭吃,到时候就能轻松拿下。

但赵王认为,如果先避过再进攻,如果有强大的后续部队到来,那就更难了,他又不想让别人认为他太胆小不敢打,所以最终决定不听广的建议,选择直接打。

于是韩信开始了心理战,韩信先是让探子去打探陈郁,谁也不听李左车的建议,然后就处置了!不仅如此,韩信还让两千骑兵跟随在赵身后,并插上了自己的汉旗。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姿态,却决定了胜负。这面旗帜是军队士气的象征。如果赵军在战争中发现身后全是敌军,军队的士气自然会被扰乱,汉军勇士又会呐喊,赵军自然会内崩。

后来韩信率军正式开战,然后假装自己打了败仗,想撤退回去。赵继续追赶,大家终于退到了河边。韩信让三千骑兵在赵的军营里大声喊:汉军赢了!赵惊恐地回头,发现营房已被占领,顿时惊慌失措。

然后,韩信鼓起士兵的士气,趁机开始反击。早已混乱不堪的赵军面对前后夹击的汉军。他的心态已经完全崩溃,他失去了战斗的信心。最后战败,赵王被活捉。不得不说,韩信真是智勇双全,兵不厌诈。

2.为什么以后没人敢用了?

最后一站很危险,主要是因为韩信事先考虑周到,再加上赵刚才撞的枪,正是韩信想要的,导致韩信胜利了,但万一出了差错,就有可能全军覆没。但就是因为太危险了,所以后世都没有人用过这种方法。

其实严格来说,"最后一战"它注定要失败。为什么?虽然说"最后一战"可以是因为"处死它",让人在恐惧中,激发人的能量,发挥到极致。但毕竟人数少。格斗不是武侠片。一个人不可能连续杀几个人。一个人所激发的能量可能会增加,但毕竟"两个拳头不是四只手的对手。没有足够的实力,是不可能赢的。况且,当一个人处于绝境时,不仅能激发他的求生欲,还能让他绝望。因为绝望,人可能会软弱。当一个人变得软弱时,他很可能会被敌人割伤。

一句话,"最后一战"胜利应该是小概率事件,而不是大概率事件。

3.韩信为什么选择最后一站?

因为"最后一战"是小概率事件,韩信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韩信是否有赌徒心态?

肯定不是。韩信恰恰相反,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如果他没有绝对的把握,他绝不会选择去做。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来看看韩信前期做的一些事情。比如韩信遇到淮阴少年来挑衅他,为什么会选择钻淮阴少年的裤裆?就是因为他要选择大概率事件。他知道虽然自己背上有剑,个子很高,但是淮阴那边人多。打起来,赢的可能性很小。所以,他选择钻到人的胯下。

再比如,韩信跟着项羽,再跟着刘邦,都选择了离开。他为什么选择离开?是因为他知道跟着他们走,在那种情况下,他的成功是小概率事件。他必须选择一个成功的大概率事件来放弃这个小概率。

既然韩信总是选择大概率事件,说明他在选择"最后一战"说到赌博,不是赌博,而是成功的把握。那么,为什么韩信决定了这场战役,而他却能够成功呢?

我觉得关键原因是韩信的所作所为"最后一战",不是孤立的操作。赢得战斗后,他告诉士兵们他这么做是因为他想"困死而后生"其实他说的是埋伏,他没有说出他的核心所在。他的核心是什么?那就是"最后一战"它绝不是一个独立的战术安排,而是一个配套工程。他有哪些配套项目?

两个配套项目:一个是伏击,一个是升旗。

伏击战就是在赵国都城到河边的路上有一个峡谷。赵军要想进攻水边布阵的汉军,必须经过这个峡谷。韩信在这个峡谷两边设下了埋伏。这次伏击实际上是要杀赵的主力。水边摆放的阵法只是诱饵。就是让赵在水边看阵,觉得汉军无能,好欺负,就放心把军队派出去,穿过峡谷,落入汉军的埋伏。

扯旗改旗是断赵军后路。是韩信派了一队人爬上了赵的城,拔下了赵的旗帜,打出了汉军的旗帜。赵发现后,搞不清汉军的全部细节,以为汉军已经入侵赵都城,惊慌失措,节节败退。回来的路上,陷入了汉军的伏击圈,被汉军打败。

这两个配套策略是打败赵军最重要的两步。而且"最后一战"只是诱饵。后人不明白这一点,就采用了"最后一战"没有配套措施,怎么可能不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