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灭亡谁的责任最大?(秦朝灭亡谁的责任最多)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1-20 19:52

秦朝的灭亡对一些人来说是一种遗憾。秦国经过几百年的斗争,终于统一了全国,却短命而死,被后人黑化得面目全非,实在可悲。但是,这么大的事,不是一个人单枪匹马就能完成的,那我们就来看看秦朝灭亡都涉及到了哪些人。他们都要为秦朝的灭亡承担多大的责任?

1.秦始皇,最大的责任就是对六国贵族太好,无心打仗。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最大的失误就是在十几年的统治中没有摧毁齐、楚、赵、燕、魏、汉的贵族家族基础。从秦始皇的铭文中的句子来看,秦始皇是希望六国认同秦朝的。

刘邦在这方面比秦始皇狠多了:为了防止齐楚之后的叛乱,刘邦把他们都迁到了关中。但秦始皇只是把六国的君主都搬到了咸阳宫居住。项梁、项羽、天仙、田蓉、魏豹、赵谢、韩成等六国贵族不为所动,震动很大。

如果秦始皇把六国贵族全部迁到百越或者从匈奴手中收复的河南,在胡亥时期,齐、楚等地根本起不来——因为没有人带头,或者造反的时候找不到领袖,只能像贼一样造反。

秦始皇最大的过错就是没有摧毁六国贵族的社会基础。秦始皇虽然将士族改名为“钱寿”以统一贵族和平民,并采用李斯的焚书令实行以官为师的政策,但对六国社会基础的破坏还不够。

2.胡亥,最大的劣势就是没有治理经验,没有自己的权力。杀兄弟也是胡亥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不得不做的行为。胡亥对法家思想的坚持,使他对大臣们特别是李斯、赵高、张寒等人有很高的信任。胡亥最大的错误是不懂得用制衡来控制大臣。

胡亥一生中犯了两个最大的错误:坚持法家,缺乏应变之术。对法家的坚持导致了秦朝三十六郡的治理压力,只有秦始皇这样的工作狂才能承受,胡亥不能承受,傅肃也不能承受。为了减轻这种压力,或者为了获得兄弟们的支持,胡亥在登基之初,实质上可以把齐、楚、燕、赵让给他的十几个兄弟,让他们作为自己的代理人治理东方,让他们称王。在皇帝——三十六郡——数百郡的三级结构下,政务工作量很重,基本上除了秦始皇没人受得了。但由于胡亥坚持法家治国,所以没有分封,这是胡亥不懂权变的表现。当然阻力也很大。胡亥拒绝赵高的贬王建议,在下面向刘邦申诉,也说明胡亥缺乏应变之术。

3.李斯,秦朝灭亡最大的责任在于以官为师的政策。李斯的焚书令和以官为师的政策初衷是为了破坏六国的贵族社会结构。焚书政策只能打压不能从根本上摧毁,六国贵族社会结构依然存在;以官为师的政策虽然提升了原本来自社会底层的普通人的权力,但也造就了陈胜、刘邦、萧何、曹参等躁动分子的野心。我们要进攻的目标没有达到,新的势力崛起了。这是李斯焚书令和以官为师政策的最大弊端。

4.赵高最大的责任是选择放弃胡亥,过分信任张寒。至于赵高,很多人认为他是秦朝灭亡的最大责任人。但实质上,赵高是秦朝最后一个试图力挽狂澜的人。在史书记载中,很多人忽略了关于赵高的以下几点:

首先,赵高试图以封王留榜为条件拉拢刘邦。

第二,赵高杀胡亥应该有两个原因:a、胡亥不同意从皇帝的称号降为秦王的称号以报国的策略;b、胡亥不同意赵高对赵辅刘邦的建议。

第三,赵高对非常信任,把秦朝所有的势力都交给管理,导致在巨鹿城王离军后和项羽相持不下时,对赵高产生了怀疑。赵高怀疑张寒无意迅速平定叛乱,因为张寒无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打败叛军。

综上所述,根据史书记载,赵高是最不想救秦朝的人。为了挽救秦朝,赵高毫不犹豫地提出把皇帝降为秦王,把叛军分封为王。只是这个建议没有被胡亥接受,赵高更得不到子婴的信任。

5.手握秦王朝全部兵力的张寒,以自己与项羽等诸侯国军队基本相当的人数向项羽投降,粮草充足,而项羽等诸侯国军队粮草匮乏。从军事角度来看,张寒是秦朝灭亡的最大责任人。现在不清楚的是,张寒是不是向项羽投降了,是不是赵高提出了一些救秦的建议,比如贬胡亥为王,向刘邦申诉。

在李斯时代,李斯打了一场对张寒的胜仗,补充了一些士兵:打败周闻,派兵增援;打败陈胜,然后派兵增援;打败项梁,然后再派援军。李斯是对张寒的一点点增援,赵高出于对张寒的信任,在李斯死后一次性把秦朝所有的军队都给了张寒。

从巨鹿之战的表现来看,张寒的军事才能只能算是中等。我们打败了周闻、陈胜等军队,是因为他们没有多少实战经验,更不用说有多少经验了。击败项梁是张寒在没有田蓉支持的情况下对项梁的数量优势,表现并不突出。打败赵的关键是李畅(?)叛逃,投降秦朝,在赵国打败张耳,使赵国空空虚。

总之,我个人认为张寒的军事能力被高估了。

综上所述,秦始皇没有摧毁六国的根基,胡亥坚持法家拒绝封建,李斯以官为师创造新的野心势力,赵高救国的努力夭折,张寒在自己占优的情况下向项羽投降,子婴不抵抗向刘邦国投降。告诉我谁对秦国的灭亡负有最大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