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希特勒为什么要割波兰?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1-20 19:26

最近很多人也在谈论这场二战。很多人都很好奇一个问题。当时希特勒说是波兰最先开始行动,波兰当时有几百万军队。那为什么呢?希特勒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仍然很有意思,值得探讨。大家一起简单分析揭秘一下,有兴趣的可以一起分析分析。

"波兰的存在是不

可容忍的,也是与德国自身的需求不可调和的。波兰必须灭亡,而且一定会灭亡!"

前德国国防军总司令汉斯·冯·塞彻将军在全体德国人民面前义愤填膺。他,包括当时几乎所有的德国人,都对波兰恨之入骨。

所以,我们大概可以分析一下希特勒为什么要先攻打波兰,不为别的,就为那两个字:复仇。

德国和波兰之间有血海深仇,由来已久,难以调和。是一种不可磨灭的仇恨,以至于希特勒当时决定破釜沉舟,即使拼尽全力拿下整个国家,也要彻底摧毁波兰。

一战后,德国人民已经对他们的邻居波兰恨之入骨。虽然波兰雇佣兵有几百万,但在仇恨的驱使下,波兰仍然无法阻止被仇恨冲昏头脑的德国人的猛烈进攻。

可以说,波兰是希特勒激起当时德国人民复仇的最佳棋子,也是他们站稳脚跟的磨刀石。只有迅速打败并占领波兰,希特勒为首的纳粹政府才能获得德国人民更多的支持。

德国和波兰的矛盾和仇恨主要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要知道,一战结束后,同盟国作为战胜国,对德国是一个杀手锏,以至于德国人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多年里,对整个世界充满了仇恨。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整个世界的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说得好听点,就是战后世界的再分配。说得好听点,就是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敲诈,尤其是凡尔赛和约的签订,把德国逼到了最困难的时期。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时间只有短短的20多年。后来很多专家把二战的爆发归结于一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其实也不乏道理,这个道理总结的很好。

比如意大利作为战胜国,一战后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赔偿。意大利曾经是盟军阵营,后来意大利作为一个墙头草,抛弃了盟友德国,偷偷跑去盟军阵营立反旗。

后来盟军战败,意大利被视为同盟国。但其他同盟国成员以意大利之前曾叛逃同盟国为由拒绝了他们的资源分配申请,因此意大利怀恨在心。后来听说德国要举起复仇的大旗,意大利第一个站出来支持德国的行为。

远东的日本就更可怜了。华盛顿体系的建立严重削弱了日本的海军力量,导致整个日本对全世界的仇恨。

所以你看,二战爆发的原因很简单,主要是战后世界资源分配不公,一战后那些战胜国建立不平等条约造成的。

但今天我们不谈二战,只谈德国和波兰之间发生的事。

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当时德国作为战败国,不得不无条件接受协约国的侵占。除了英法美等几个国家对德国的剥削,波兰是最便宜的。

其中,不得不说一个条约,叫做《凡尔赛条约》。

这份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凡尔赛宫签订的契约,开启了德国的悲剧之门,确立了德国与波兰的矛盾。

为了最大程度地削弱德国的力量,战胜国不仅要求德国承担巨额战争赔款,还重新分配了德国原有的领土。曾经辉煌的普鲁士王朝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分裂了。

一战后,根据《凡尔赛和约》的规定,德国必须承认波兰的独立,但也要归还原本属于波兰的领土,包括西普鲁士、波森省、东普鲁士的一部分和上西里西亚的一部分;东西里西亚到捷克斯洛伐克。

为了获得更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波兰要求德国给波兰一条海岸线。至此,波兰实际上成为一战后最大的受益国..

另外,德国人口但泽由国联管理,国联称为但泽自由城,实际上归波兰管辖。

所以德国不讨厌他才奇怪。波兰趁德国战败占领了德国那么多领土,所以德国先报复波兰也就不足为奇了。

然而,波兰也很悲惨。三次差点被Opus征服。拿破仑作为当时的救世主,帮助波兰收复了部分领土。但由于欧普斯三大帝国的强大势力,当时的普鲁士,也就是后来的德国,占据了波兰近20%的领土。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旧帝国开始衰落。战后,波兰重获自由,收复昔日领土,并不过分。

但德国就是这么记仇的。他们认为自己占领的是自己的领土,波兰的行为侵犯了他们的合法权益。事实是,这是一个笑话。

领土争端只是原因之一,其实也是希特勒发动战争的借口,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年希特勒率先对波兰发动进攻,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涉及战略问题。

根据希特勒的存在主义空理论,德国只有占领波兰才能获得更多优势。

进攻波兰不是希特勒和其他高级军官拍着脑袋做的决定。他们在发动战争之前已经见过多次面,讨论过多次,最后决定把矛头指向波兰。

事实上,希特勒进攻波兰也是他政治生涯中最大的赌注。他无法预料英法等议会不会因为德国的行为而做出相应的反抗,但事实上希特勒最终赢得了他的赌注。

当时,德国在欧洲被敌人包围。德国作为战败国,完全不可能回到普鲁士帝国的辉煌。好在停战二十多年,德国忍辱负重,积累了不少军备和实力。

但是,柿子还是要软的。希特勒上台后,德国军事实力冲上去,但德国资源有限,难以应对多线作战。所以希特勒当时的作战策略是进攻东方小国。

一战后,波兰占领了德国的东普鲁士地区,随后东普鲁士地区回归德国。但很奇怪的是,德国和东普鲁士地区之间有一条波兰走廊,这让德国非常不利。

凡尔赛条约规定不允许德国和奥地利合并。为了试探欧洲其他国家的态度,德国在1938年不流血吞并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

但是英法对德国的行动并没有制裁或反对,这让希特勒松了一口气,也正是因为西方国家的绥靖政策,希特勒对东进波兰有了充分的信心和底气。

战争最重要的是后勤,后勤最重要的是粮食供应。当时希特勒已经制定了全面扩大战争的计划,所以他要为德国在欧洲开辟绿色通道,为自己提供稳定的粮食供应。

只有完全占领波兰,才能打通波罗的海沿岸的粮道,从而实现希特勒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征服的战争口号。

由于俄罗斯帝国的解体,波兰后来为了从新建立的苏联政权手中收复领土,与苏联展开了博苏战争,波兰占据优势,但两国矛盾十分激烈。

英法的绥靖政策,波兰的完全孤立,德国战时的军事优势,为德国进攻波兰提供了最好的机会。

为了稳住北方的老大哥苏联,防止其南下进攻德国,希特勒派代表以瓜分波兰为条件,与斯大林签订了《苏德互不干涉条约》。

1939年9月1日,波兰战争全面爆发。德军和苏军相继进入波兰,对波兰发起了代号为白色计划的猛烈进攻。

英法名义上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德军在48小时内撤出波兰,否则将对德宣战,但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由于英法的绥靖政策,波兰在德国闪电战的摧残下迅速崩溃。

到1939年10月6日,德国和苏联占领了波兰全境,波兰战役结束。

这是西方国家和波兰第一次意识到德国闪电战的威力,以至于后来的英国军事理论家波特在总结波兰战役时写道:

"1939年战争的结束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在东方,一支陈旧无望的军队被一支拥有新技术的小坦克部队瓦解,而占优势的空陆军;在西方,一支行动缓慢的军队无法尽早施加任何有效的压力。"

德国对波兰的战役就是这样发生和结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