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杀害邓艾与钟会,究竟是什么原因?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1-20 13:13

钟会与邓艾,都是三国后期曹魏的重要力量,钟会是有名的谋臣与书法家,而邓艾是一位军事家。他们协助治理魏国,合力消灭蜀国,可以说是魏国的大功臣。然而,这两人最终都死在了司马昭的手上,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司马昭为什么要杀死他们,是司马昭自己的野心

使然,还是因为邓艾和钟会做了什么事情吗?

邓艾:功高盖主,傲慢自大

邓艾是后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军事家,这个人文武全才,不仅在打仗上很有一套,在处理朝政方面也颇有两把刷子。深得司马昭的赏识。常年在魏国边境跟蜀汉对峙。公元263年,魏国大将军司马昭需要建功立业来确立自己的威信,决定去讨伐蜀国。但是邓艾大兄弟却上疏反对伐蜀,说这个时机不好,巴拉巴拉……。邓艾一反对,其他大臣也纷纷表示此时伐蜀不妥。

司马昭心想:“这个愣头青,你一介布衣,我把你一手提拔起来,不思恩德也就罢了,这个关键时刻居然还反对我。我这个计划必须完成,不然我有啥理由给自己加官进爵。你不去,好,我让钟会带头去。先给你记一笔”。于是乎,司马昭任命会来事儿的钟会担任主帅,自己的心腹卫瓘为监军,田续为邓艾的护军,并令二人相机行事。

263年秋,曹魏兵分三路伐蜀。当钟会被蜀汉姜维阻挡在剑阁进退不得时,邓艾主动请缨,率领2万奇兵出其不意偷渡阴平关,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以坚强的意志和极大的勇气通过700里阴平小道,抵打江油关。随后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取江油,占涪城,攻绵竹。直逼成都。蜀汉后主开城而降。至此。蜀汉灭亡,邓艾立下了不世之功。一时间,邓艾风头无两。炙手可热,志得意满。

其实到这儿的话,邓艾功劳是第一的,但错就错在他以曹魏皇帝的名义来对蜀汉的降臣大肆分封,甚至还任命自己的部下担任蜀汉的地方官员。这在当时是大忌。是大不敬,且有谋反的嫌疑。当年汉献帝那么熊,曹操还不敢这样做。更何况司马昭这个人精可不是汉献帝。所以,邓艾危矣。

邓艾灭了蜀汉以后,随即向司马昭上疏,想趁着士气正盛,把东吴拿下算了。司马昭看见后心想;你个老小子,当初伐蜀的时候,你同意,现在倒急着要伐吴,把我放在哪儿了。司马昭并未答应。心里对邓艾颇为不满。加上等邓艾破蜀以后,目中无人,居功自傲,狂妄至极,对部下士兵也不善待,逐渐失去了人心。加上等钟会和卫瓘以邓艾借皇帝名义发号施令,意图谋反为由,将他拿下。

邓艾觉得冤枉。就提出要面见司马昭,当面陈词。随着邓艾父子离开蜀汉。钟会成了蜀汉的领导人。但钟会和蜀汉降将姜维密谋自立。后事情败露,被魏军士兵所杀。此时监军卫瓘按司马昭的意思。命护军田续追赶邓艾,将斩邓艾父子斩杀于绵竹。纵观,邓艾的死亡跟狡兔死走狗烹有很大关系,但同时,由于其功高盖主,居功自傲,引起司马昭的不满,影响到了司马氏家族的利益,故而,将其斩杀。可怜邓艾古稀之年还不得善终。

钟会:曲意逢迎 意图谋反

再说钟会,他与邓艾不同,钟会出身名门,他爸爸是曹魏的重臣,官至太傅。典型的官二代,而且自幼聪慧,面貌英俊。29岁的年纪便封侯拜相,是后三国时期曹魏最出色的谋臣。灭蜀以后,钟会以邓艾谋反的名义向司马昭举报了邓艾。邓艾被司马昭下令带回,钟会接管兵权。加上姜维投降的兵力,加起来有20万军队,心里的小野兽有些膨胀了,加上姜维对钟会游说,使得钟会飘飘然,开始想当然。觉得自己能够拥蜀自立。因为回去也没有好果子吃,邓艾就是个明显的例子。

于是钟会拥兵自立,假借魏太后遗旨讨伐司马昭,没想到下面的将领附和声寥寥,这个场景出乎钟会意料。他没想到这些将领是司马昭的死忠,而不是他钟会的死忠。况且他们的家人都在曹魏。万一反叛不成,不但自己身死,还会连累家人。一时间,钟会陷入两难,而他也没有果断采取行动,诛杀这些将领。失去先机,导致这些将领反戈一击,团结起来杀向中军帐,于是钟会、姜维(自杀)、廖化一干人等全部命丧黄泉。姜维的光复大计也流产了。

这场你来我往的灭蜀之旅,以魏蜀将领团灭的方式宣告结束。他们之中没有一个赢家。不对,有一个赢家,那就是司马昭。也到了司马昭预期的目的。此后的他加快了篡魏的步伐。曹魏政权岌岌可危。想当初曹操父子欺负汉朝孤儿寡母。现如今司马昭父子又欺负曹魏孤儿寡母。天道轮转,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