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上坟的历史渊源(清明节上坟民俗的由来)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1-20 10:52

说到这个风俗习惯,还是挺复杂的。现在很多人还不知道。就拿这个清明节来说吧。很多人也问过,为什么这个清明节要上坟?大家想说的其实是为了纪念逝去的亲人,那么这个习俗是怎么形成的呢?有什么历史渊源?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吧!

唐宋以前,寒食节期间"Ue

zuka ",也就是扫墓,也就是我们现在俗称的"去坟墓吧"。唐宋以来,有没有写寒食的诗?我们可以知道寒食在春天。根据南北朝荆楚年间的记载,寒食是在冬至后105天,离清明很近。

冷食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节日,它的习俗起源于"改火"系统,寒食节叫"冷食"。换火是指在一年中的每个季节,用来生火的木材都是不同的。春天用榆柳,夏天用枣杏或桑葚,秋天用橡木,冬天叫"改火"。春季换火要特别小心,因为天气干燥,物燥,要谨防火灾。旧火已灭,新火未起先吃冷食。

唐宋时期,因为寒食和清明差不多,官员们一起放假,于是官员和文人都出门去郊省扫墓,以示对时间的尊重。以后对清明的重视逐渐超过了寒食,清明扫墓踩桌成为一种习俗。到了清代,文人学士先出门祭祖,称为上坟。从清明前一天到立夏。不再局限于寒食或清明。江浙间清明节吃青丸子、红莲藕,依然保留着寒食的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