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是怎么防止偷漏税的?算缗和告缗推行了多久?(汉武帝算缗和告缗的制度影响)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1-19 05:00

历史上,每当皇帝"劫富济贫"拓宽财源的原因只有两个,一是视金钱如命,二是积毒瘾。比如如东汉灵帝就以开店卖为乐,甚至在朝廷开设了贸易市场。据说他最赚钱的生意就是卖官。大官小官都明码标价了,也可以分期付款。然后在财政吃紧的情况下,明朝后期的崇祯

等民族部落出兵镇压李自成、张,以抵御后金的入侵。因为国库空假报销的钱都拿不到,崇祯皇帝连自己的亲人和国家都说了。汉朝的皇帝刘彻是历史上最富有的皇帝。

汉武帝推行的新财政政策中,计议和求情是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尤其是在汉丁原三年(前114年)"一项法令"西汉以后,朝廷的财政短缺很快得到缓解,朝廷的内外政策得到大力支持。那么,为西汉积累了数十亿财富的大灾变和辞职是怎么回事呢?

所谓"计算",也称为"算税"这是中央政府向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在秦朝就开始实行了。楚汉相争时,天下大乱,赋税不给。为了增加中央政府的财力,汉王四年(前203年),刘邦下令15-56岁的年轻人给钱,每人每年交120元作为计算,计算变成了定制。在汉武时期,"口福"规定3-14岁未成年人(从7岁开始)每年向政府缴纳23元。口税虽然绝对值不高,但税基巨大,是中央政府的重要财政来源。

70多年来,特别是文景朝,由于实行清静养民、与民同息的政策,汉朝国力迅速增强。为汉武帝的内外政策奠定了经济基础。然而,汉武帝"四大洋人在洋务上的功德,充耳不闻"再多的钱也不能忍受他这样做。汉元开国时期(刘彻登基后约20年),朝廷已经捉襟见肘,国库空空空如也,连少府(掌管皇室财政的机构)的私房钱都拿出来了。

自古以来,社会财富"农业不如工业,工业不如商业"因此,姜奇地处水陆要道,发达的工商业率先称雄诸侯。先秦时期的内陆国家(如秦国)大都重农抑商,并有具体的抑商政策。但是,商人虽然没有社会地位,但经济上却很富有。西汉名臣晁错在《论你素书》中说:"现在法律便宜商人,商人有钱;尊重农民,农民穷。"由于他们的财富,他们往往与地方官员和贵族豪强勾结,囤积居奇,投机倒把,大发横财,导致社会危机的加剧。当时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要向国家缴纳地租(十五税一税或三十税一税),计算口税和军税(主要是劳役),能榨取的资源已经非常有限。宗室贵族属于特权阶层。虽然有鎏金、皮币的法律,但在国家财政中的作用还是很有限的。可以"开源"是的,只有富人和吝啬鬼(史书载其"最终拒绝协助县长")商人。

于是,在张汤(狱官之子)、东郭咸阳(盐商)、孔山(冶铁商人)、桑弘羊(商人之子)的参与和推动下,汉朝开始了对商人的财税改革。当时法律规定商人要交"城市税"(这是一个很古老的税种),国父严曾经说过:"临淄十万户,城租几千块。"全国城市税不是小数。但是很多商人没有"城市注册"(无照经营,当然不交税),大部分手工业者不进入市场交易,城税自然收不到。汉元开国大典第四年(前119年),汉朝对匈奴展开了最大规模的作战行动。也就是这一年,法院颁布了"汇票",对商人和手工业者的资产和商品征税("西安"它是货币和税收单位。1为1贯,即1000元,1为120元)。"汇票"主要内容包括:1 .商人和工匠"占有"财产和商品价值每2000元征税(相当于6%的税率)。工匠财产每4000元征税(3%);二、对于有车(轻型马车)的平民(多为富裕平民),每辆车都要征税。商人的车被控两项罪名。如果船超过50英尺,每艘船都要征税;3.隐匿财产不报或假报者(隐匿财产不占,不知者),没收财产,并处罚金一年。任何告密者(称为"道歉")奖励没收财产的一半;四、商人及其家属不得拥有土地(防止商人通过"田明"方式改变身份、偷税漏税),违者没收土地和全部财产。

"汇票"不太顺利。首先,遭到了商人的强烈反对。客观来说,在当时的条件下,如果没有强硬的手段,真的很难掌握商人的真实财产情况。纳税人必须想尽办法(如隐匿资产、贿赂税务人员)逃避税收征管。其次,新法律遭到了政府的消极抵制。以大农民和右翼历史义为首的官僚阶层,似乎对新的金融政策并不买账。执法严苛的右史史认为这是扰乱民心,逮捕了辞官事务大臣派来监督新政实施的使者,公然对抗汇款单。汉武帝为了保证辟弼、算术、谢罪等新政的实施,在汉元开国大典的第六年,下令处死宜颜、宗彝,同时派大批官员到各郡处理算术、谢罪事务。尤其是桑弘羊升任农令后,辞职力度进一步加大。有了政府的强大后盾,计算和坦白完全可以实施。

东郭咸阳、孔侑、桑弘羊等人,都是商人出身,来自社会底层。他们踏实能干,不搞浮夸。表白相当于算账"罚款"对试图逃税的商人是致命的打击。用逃税者一半的财产奖励举报人,为普通人致富提供了捷径。所以,有一段时间"全世界道歉"富商大家,中产阶级几乎都成了被告。辞职的结果,"有几亿人的财富,几千万的奴婢,大县几百公顷的土地,小县几百公顷的土地,房子也是。所以商人家庭一般都是破碎的"(《汉书·历史》。食品的记录)。朝廷不仅没收了巨额的钱财,还得到了大量的土地和劳动力,从根本上改变了财政状况。

应该说,算计是汉朝在财政形势下推出的权宜之计。算计和劝诫抑制了商家的影响力,但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比如房产税导致人们奢侈消费,善待产业;比如,旅行税增加了商业成本,导致物价飞涨;比如辞职助长了机会主义的不正之风。结果,在汇款单出台不到十年,桑弘羊以等额损失的方法进一步改善政府财政时,第一年(前110年)完好无损,计算政策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