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墓文物将首次全面亮相。墓中有哪些文物?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1-18 22:13

曹操很多人都很熟悉。作为三国时期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曹操的一生可以说是充满争议的。贬低曹操或崇拜他的人不在少数。河南省安阳市发现的一座古墓,2009年被鉴定为曹操墓,而近日有消息称,曹操墓文物将首次全面揭开面纱,这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心,想一探

究竟。那么到目前为止,曹操墓中发现了哪些文物呢?这些发现对研究曹操和汉末三国时期的历史有什么作用?今天就让边肖带你去看看吧。

1.曹操墓文物将首次全面亮相。

备受社会公众和文史考古界关注的河南安阳曹操高陵本体保护展示工程,近日进入文物展示阶段,将建成三国文物公园,成为研究三国文化和汉魏历史的重要平台。其中,A区遗址博物馆主要用于展示曹操生平事迹和文物。去年年底这一区域主体工程完工后,内部的展览工作随即展开。截至目前,已完成总量的30%左右。

曹操墓,即安阳高陵,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在曹操都城叶蓓以西12公里处。据《三国志》记载,公元220年曹操死于洛阳,灵柩葬于邺城西门豹庙以西的山头。2008年12月12日至2009年12月下旬,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发掘并清理了两座墓葬,编号为一号墓和二号墓..2009年12月27日,经中国考古相关学者确认,国家文物局最终确认曹操为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南的高陵墓主人。2010年6月11日,安阳曹操高陵入选"2009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第一个。2013年5月,曹操高陵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6月,曹操高陵、邺城遗址入围“大遗址保护"十二五规划"专项规划。

国家文物局说,"曹操高陵的考古发掘、学术鉴定和研究成果的发表符合《考古工作条例"。在曹操墓的鉴定过程中,一直存在疑问,如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许,魏晋南北朝文学专家袁吉喜。2018年3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布2016-2017年曹操高陵考古发现,曹操遗骸基本确定。

据介绍,安阳高陵本体保护展示工程是河南省重点工程和民生工程。项目占地32.72公顷,其中主体保护展示工程建筑面积3.25万平方米。项目分两期进行,西高穴村路以西一期占地14公顷,西高穴村路以东二期占地18.7公顷,包括绿化、道路、广场、停车场、辅助用房、室外配套设施。在建的一期工程主要分为A区遗址博物馆、B区遗址展览馆和C区能源中心。

截至目前,工程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进入文物展示阶段。其中B区钢结构施工范围内的土全部为文物,120m×140m的大跨度就在场地正上方。为确保文物安全,施工中不能采用常规的跨中或跨间分段吊装、整体提升、高空散装等工艺。B区原来的混凝土柱最终用在了项目上,创新的"巨型桁架加固+双滑高空累积滑移施工"技术。记者了解到,120m×140m屋面重型钢结构整体滑移在国内文保领域尚属首次,是施工技术的创新,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安阳市曹操高陵管委会办公室主任郑虎山在接受《安阳日报》采访时表示,安阳高陵的发现和发掘为汉魏时期的考古研究设定了准确的时间尺度,为研究帝王陵墓制度、丧葬文化乃至汉魏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社会、历史、文化科学价值。为了更好地体现安阳高陵的历史价值和深远的社会价值,安阳高陵本体保护展示工程将建设一个集历史展示、宣传教育、文化旅游、休闲观赏为一体的三国文化遗址公园。

2.曹操墓出土文物

曹操高陵二号墓坐西向东,方向110度。倾斜的墓门,呈梯形,宽18,宽19.5 ~ 22米,面积约740平方米。墓门宽1.95米,高3.02米,砖顶。有一扇石门,石门外有三层封门砖。墓室为砖室,分为前后两个房间,两个房间都有南北两面。前房近方形,四角锥形顶;南室平面为长方形,屋顶为弧形;北厅的平面也是长方形,四角有金字塔形屋顶。后室为四角锥形屋顶,南北室为弧形券。墓室用青石铺成,四侧室用石门封闭。

从墓葬的遗存来看,有些墓葬应该有精美的石雕,包括"神兽"、"七个女人的复仇"、"宋车王"、"文王的十个儿子"等等。在墓中发现了三个人类头骨,包括后屋的两个女性头骨和前屋门口的男性头骨。经鉴定,男性60岁左右;女性分别为50岁和20岁左右。

尽管该墓多次被盗,但仍出土了一批文物。

据初步统计,大约可以追回250起。有各种各样的礼器,如青石圭和璧。盔甲、剑、箭头、弩机部件和其他武器;铜套、弓帽、伞帽、铃铛、精煤石虎雕刻及其他各种车马;陶砚、石枕、铜带钩、扣、铺头、簪、环、普通钉、银带扣、铺头、饰品、铁幕组件、镜子、刀具等器具;玉珠、水晶珠、玛瑙珠、玉佩等饰品;壶、耳杯、盘、壶、罐、盘、盆等陶瓷;和59块刻有字的石碑。

碑刻为圭形,上面刻有"吴伟王昌用的是虎戟"、"吴伟王昌用的是虎矛"如铭文;另一种是六边形,其铭文内容是埋藏物的名称和数量,如"黄陵袍锦龙头一"、"易"、"景泰1 "、"书案1 "、"运河枕一"等等。绝大多数碑文都在韩立,俗称"八倍"字体规整有力。

根据墓葬的形制和规模、出土遗物、石碑铭文的内容和字体、墓主骨架的鉴定、陆谦墓志铭与西门豹庙的相互位置以及历史文献记载的魏武帝陵的位置,确认该墓为魏武帝曹操的高陵。

2009年12月27日,国家文物局将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南的高陵确定为曹操墓。2010年1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正式发布"2009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河南安阳县高希洞的曹操高陵就是其中之一。2013年5月,安阳曹操高陵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曹操高陵临时展厅于2010年9月初对外开放。

2013年6月,河南安阳曹操高陵及其邺城遗址入围“大遗址保护"十二五规划"专项规划。2018年3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布2016-2017年曹操高陵考古发现,曹操遗骸基本确定。

以前报告过

162件三国文物汇聚日本,证明曹操身份的石碑出现。

去年,在日本举行的"三国"这个特别展览吸引了许多来自中国和日本的人。三国迷"以及文史爱好者。这次特别展览是为了纪念中日文化交流协定签署40周年而举办的。该展览于7月首次在东京国家博物馆展出。10月,转移到福冈九州国立博物馆,在日本展出半年。

此次三国特展共有来自全国46家文物收藏机构的162件文物参展,其中一级文物42件,是近年来中国规模最大的文物外展之一。此外,许多展品都是首次在日本公开展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王维曹操墓新出土的文物,如"吴伟王昌用的是虎戟"石碑等。

为配合此次三国特展,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还举办了相关主题展,展示日本各大博物馆收藏的三国时期文物,以期从多方面展现三国时期的真实面貌。

一块证明曹操身份的石碑出现了

笔者近日参观了位于日本福冈县太宰县的九州国立博物馆,举办了纪念《中日文化交流协定》缔结40周年的特展"三国"(延长至2020年1月5日)。三国时期(公元220-280年)是指从曹丕篡汉建立魏国到晋武帝司马燕平定东吴的时期。广义上的三国时期还包括从黄巾起义(公元184年)到汉朝灭亡的时期,也就是说三国时期是一个多事之秋,总长约100年。

三国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并不是特别重要,但那个时期人物的精彩故事在世界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三国归晋后,蜀人陈寿开始编纂《舒威书》和《兀术》,完成于公元280年至290年。三书分别流传,北宋时并入《三国志》。自宋元以来,三国故事逐渐被搬上舞台。无论是演戏还是讲故事,三国故事都是最受欢迎的。元末,罗贯中总结了历代流传的三国故事,写成了《三国演义》,为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三国演义》在明末传入日本,成为日本最受欢迎的历史小说,而曹操、诸葛亮等人则在日本家喻户晓。时至今日,日本仍有很多植根于三国故事的文化商品,最典型的就是游戏和漫画。日本漫画家横山光辉的漫画《三国演义》手稿也在这次特别展览中展出。

此次三国特展共有来自全国46家文物收藏机构的162件文物参展,其中一级文物42件,是近年来中国规模最大的文物外展之一。特展最大的亮点来自三国最著名的人物曹操,因为这次特展也是首次曹操墓出土文物的海外集中展览。

2008年至2009年,在河南安阳发掘的东汉晚期高希洞二号墓,经专家确认为曹操墓,又名曹操高陵。虽然该墓多次被盗,但出土了曹操头骨等多件珍贵文物。关于曹操墓,《三国演义》中有一段记载,曹操生前因为一生盗墓太多,修建了72座疑墓,然后秘密掩埋,使人查不出他的墓在哪里。当时,关于曹操墓被发现的消息在民间引起了巨大的舆论浪潮。很多人发表评论说那不是曹操墓,普通人分不清各种评论的真假。于是,网上一时众说纷纭,把一个从专业角度来看本应该没有争议的考古发现,弄成了所谓的"神秘"。

但是文物部门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因为曹操墓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据官方记载,曹操墓虽未封或无树,但其位置一直是开放的。唐太宗李世民也为曹操墓写了一篇颂词。自宋代以来,曹操墓的位置一直不明,曹操被定位为汉奸,所以人们把邺城以西的北朝墓葬都视为曹操墓的嫌疑,后在《三国演义》中最终确定。事实上,曹操墓一直只有一个,那就是高希洞二号墓。2010年,曹操高陵入选"2009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一是2013年5月,曹操高陵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曹操在日本的名气。

曹操是日本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所以此次特展重点展示曹操墓文物。明星展品是一块证明曹操身份的石碑,上面写着"吴伟王昌用的是虎戟"曹操死的时候,他的身份是王维,谥号武王,下葬的时候,他的正式名字是魏国的武王。曹操墓中出土了一些用来记录物品名称的石碑。因为之前没人见过,一度被民间学者怀疑。但后来在洛阳市西朱村一号墓出土了同一时期、同一风格的石碑,证明这是汉末曹魏时期贵族墓葬的正常配置。

另一件宝物是白瓷罐。这个罐子高13.4厘米,直径8.7厘米。这是墓中出土的随葬品。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的研究小组经过仔细调查发现,瓷罐的中上部经过上釉和高温烧制,形成一层玻璃釉层,为白瓷制品。白瓷从隋唐开始流行,被称为"再加上南方的青瓷。南蓝北白"冀南姚兴的白瓷最为典型。曹操墓中出土的白瓷罐,将中国白瓷的历史向前推进了300多年,是中国科技史和艺术史上的重要发现。

因为曹操在日本太有名了,所以博物馆还在展厅举办了一场演出(一般是周末)。主题是日本(当时日本的名称)的使者在洛阳难访曹操,曹操给了他一枚印章,并向使者说明了魏武器的使用方法。在真实的历史中,没有记载曹操见过日本使者。但据史书记载,辽东公孙渊被司马懿平定后,魏荆楚三年(239年)六月,日本皇后姬美子派大夫难升米,使使者到洛阳朝见皇帝,献上四男六女两匹马。后来,魏帝曹芳封姬美子为"亲魏与日王"赐金印紫绶带,难登米赐银印青绶带,赐大量珍宝,有帛、金、宝刀、铜镜等。

日本还出土了一些汉魏时期的铜镜,其中包括的《荆楚年》,可能是当时魏送给日本的。所以九州国立博物馆为了配合三国特展,特意展示了一面"金银镶珠龙铁镜"(延期至2020年1月19日)。这面镜子是日本的。重要的文化财富"相传1933年在九州大分县出土,在当时的铁路工程中出土。

中国古代的镜子一般都是青铜的,铁镜极其罕见。虽然这面铁镜因生锈已经严重剥落,但仍是不可多得的杰作。镜扣呈半球形,镶嵌金线。新的星座是蝙蝠星座,呈现出金银线的漩涡云纹,中央镶嵌着一颗玻璃珠。蝙蝠图案刻有"昌邑的后代"正文。镜钮周围有许多用黄金镶嵌的精美龙纹,龙眼和器身镶嵌绿松石和红宝石。一般认为这种镜子产于公元2-3世纪的中国,是用当时最高的技术制作的。从制作时间和放地时间来看,作者推断可能是正始元年(240年)魏国赐给姬美子皇后的。无独有偶,曹操墓中也出土了一面金银铁镜。从文物部门披露的信息来看,与日本出土的铁镜高度相似,由此可见,误嵌金银的铁镜应该是三国时期高级贵族的财物。

为了配合三国特展,九州国立博物馆特别举办了特展"长崎的关帝信仰和最早的《三国志"(延期至12月22日)。长崎是九州的港口,是17-19世纪日本唯一的贸易港口。许多来自中国的商人住在这里,所以他们把中国的关帝信仰带到了日本。这次展览的主题是17世纪以来的日本雕塑和关羽画像,其中许多是中国工匠的作品。

At "长崎的关帝信仰和最早的《三国志"展出的,最有价值的是三国古抄本:"兀术十二卷不全,于凡陆绩张文川"。这份手稿是1915年前后在新疆吐鲁番出土的。长达80行,1000余字(以下简称80行稿)。于的卷轴前面有十行100余字,也是一起出土的,现藏于东京台东蜀道博物馆。

1924年,收藏家白坚买下80行本,影印后出版(1959年中华书局出版《三国演义》校对版,从影印80行本开始)。1930年,白建将《八十行抄》卖给了日本军事博物馆,此后一直在日本流传。

据推测,八十行本抄于五世纪,比最早的南宋绍兴《三国志》全本早了约700年。部分文字可以补正,文献价值极高。然而,八十行版本不是现存最古老的三国历史。最古老的版本是1965年新疆出土的《孙权传》残本40行,570余字。和三国志的通俗历史没有出入。推测是四世纪临摹,大概写于西晋末东晋初,现陈列于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艺术博物馆。

除了三国特展和相关特展,九州国立博物馆现在还有一个与中国相关的展览,名为"版本经典东传"(展览将延长至12月22日),是关于对马岛保存的从中国和朝鲜半岛进口的古籍和其他古物。其中有《大乘五经》,东泉寺收藏的一部不为人知的元代刻本,以及一部罕见的明代文健时期卷末铭文,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