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人口比日本多。抗战时期国军为什么还供不应求?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1-18 07:39

抗日战争爆发前,几乎所有的分析家都认为中国最大的优势是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相比之下,远不如日本的日本,地狭人稀,根本无法支撑长期作战。所以中国只要去和日本人打持久战,最后的胜利肯定是属于中国的。

但当战争真正爆发时,人们才发现事实并

非如此。因为当时日本已经实行了预备役制度,而中国又长期处于军阀混战状态,所以除了广西之外,其他省份都没有实行预备役制度。所以士兵的储备很紧张。

淞沪会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将其精锐中央军几乎全部投入,随后又陆续投入来自广东的粤军、来自广西的贵军等地方部队,但三个多月后,国军全线崩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军的预备役士兵无法得到补充。

抗战爆发前,只有广西实行国民兵役制,16岁以上、60岁以下的男性都要经过军事训练,成为预备役人员。这也是七军原本只有一个军的广西军,在战争爆发后能够迅速扩充到四个军的原因。

其他地方的部队就不是这样了。比如中央军当时在淞沪会战中损失惨重,补充兵力只能从地方保安团抽调,主要来自当时国民政府控制的湖南、湖北等地。这些预备役士兵到达战场后,被分批加入前线部队。

目前普遍认为抗战爆发时全国军队总人数应为130万,也有人认为是200万左右。这既包括中央军,也包括地方军。而这些经验丰富的老兵,经过上海、徐州、武汉战役,基本都是疲惫不堪。

所以1939年战争进行时,国军部队表现出了与之前完全不同的战斗力和作战水平。武汉会战结束前,国军还能在部分地区发起反攻,但武汉会战结束后,国军只能被动防御,而无力主动反攻。

只是在这之后,国民政府才不得不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强制招募普通民众到前线,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拉壮丁”。尤其是在大面积土地被毁的背景下,国民政府实际能控制的领土和人口大大减少,只能强行征召壮丁补充前线遭受损失的部队。

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即使名义上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如果不进行产业转型,实际上也无法调动这些资源为自己的目标服务,尤其是参与战争。国家只有有效控制和调动这些资源和人口,才能把它们变成自己的战争资源。

国民政府当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清末以来基层社会彻底崩溃,国民政府无力重建。现在我们都说皇权下不了郡,国内政府的处境更是雪上加霜。很多省份连县都到不了,更别说县以下了。

因此,当时的国民政府不仅未能有效动员全国人民加入抗战,也未能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通过税收获得资源,支援战争。当时人们说中国的优势其实只是纸上谈兵,国民政府无法有效调动和利用。

另一方面也就能理解八路军新四军为什么能在各个抗日根据地通过减租减息来动员群众参军了。八路军、新四军所到之处,首先要做的就是重建当地的基层组织体系,把当地人编织成自己的网络,使根据地的人口和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有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