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支纪年法如何计算?为什么每个轮回只有六十年?(天干地支纪年多少年一个轮回)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1-18 05:26

很多人一定知道,这是古人为断代而创造的一种方法。天干地支相对应,在干支的编年法中一个一个地构成年份。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天干地支是怎么对应的。如果用数学方法计算,应该是120年,但我们看到的是60年。为什么少了一半?古人使用的干支、树枝年表

竟是怎么算出来的?这六十年去了哪里?

中国的干支年表已经延续了几千年。干部、支部年表与其他年表方法相比,从甲子开始重复60年,再回到甲子,没有任何错误,可见我们古人的智慧。

这是因为天干地支纪年是以星象为基础的,比阳历和阴历更准确。但你有没有发现,在天干地支的日历年里,从来没有“甲丑年”。第二年“等等,你知道为什么吗?

一、天干地支的属性

首先,我们得从天干地支的属性说起。中国的文化讲究阴阳,所以天干地支也是按阴阳区域划分的。天上有东西“甲、丙、戊、庚、N”属“阳”,其余“乙、丁、乙、乙、乙、乙、乙、乙、乙、乙、乙、乙”属阴。在同一地支中“子、阴、陈、吴、申、徐”属“阳”,其余“丑、毛、司、卫、酉、海”均属“阳”。这就是天干地支的阴阳划分。知道了这些,介绍天干地支历法就更清楚了。

二、天干地支年表法

干支年表的原理是“阳对阳,阴对阴”,也就是说,它是由天道中的“阳”和地支中的“阳”配合,然后用天道中的“阳”和“地支”配合,最后形成了这种干支年表法。例如,天干属阳“丙”,地支属阳“陈”,形成年。但什么是天干属阳"丙",地支属阴"丑,组成丙丑年,是不存在的。

有问题可以随意按阴阳组合,看看能不能组合成“甲丑年”,& quot第三年”。“是的,是戊亥年。

延伸阅读

干支年表在中国历中自古就有。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地板。匹配树枝和树枝的顺序正好是一周60,重复记录,也就是俗称的"主支表"。干部和支部的日历年改为每年的立春。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任、归十个符号称为天干;子、丑、阴、卯、辰、巳、午、卫、申、酉、戌、亥这十二个符号称为地支。

干部和支部的年表可以把历史时间上下推,向前推,向后推,这样就无限了。但确实有人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打开世界的起点。干支纪年的传说来自黄帝时代。其实萌芽于西汉初年,始于王莽,传于东汉之后。有人认为中国在汉武帝以前就使用官支历了。其实就是年关,年关和年关合在一起。9岁的杨洋:虞锋、尤萌、赵柔、强一、、屠伟、、重光、宣诺、赵洋.年度尹:瞌睡、红心、拍照、单枪匹马、虚抱、野落、、谢奇、奇谭、左-梦魇、阎-毛、大元祭。比如"太初元年,岁名为‘如何拍照’,月名为‘毕举’,日为甲子,子夜为冬至"。

岁星是真实的天体,所以用岁星所在的年份,分支代表十二天(把黄道周围的一天分成十二等份)。木星在11.862年绕天空运行一周,所以这颗老星大约85年经过一次,这叫做"陈超"(刘鑫提出)。这时候也用干部和支部年表。在《颛顼历》中,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是丙子中的太子,《太初历》用陈超的方法将其改为丁丑。汉末刘欣新编的《三通历》将太初元年改为丙子,太史二年(前95年)由乙酉改为丙戌。由此可见,西汉干支年与太岁年之间的过渡有些混乱。

到了东汉时期,历法学者已经不用超陈法了。所以太史公二年的太子年表和干知年表表面上是一样的。汉元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干部年谱。从那以后,主要分支的年表就固定下来了,一直延续至今,没有混乱。所以东汉人以此来推进树干与年份的对应,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历史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