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为什么会发生通货膨胀?(元朝通货膨胀的原因)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1-18 03:52

通货膨胀是一个现代词,用来描述一种经济状态,实际上对社会危害很大。如果不采取一些措施,最终会导致经济崩溃。这种事情在中国古代其实是存在的,而且影响也很大。很多人都在讨论为什么元朝最终会灭亡。事实上,通货膨胀是一个很大的因素。为什么这么说?

一个

宋恭帝德佑二年(1276年),当蒙古军队攻陷南宋都城临安(杭州)时,忽必烈明白,历时五年的大元帝国(建立于1271年)终于可以度过第一次通货膨胀危机了。

蒙古帝国作为一个不断扩张的军事机器,也是人类历史上早熟的纸币帝国。在成吉思汗生命的最后一年,1227年,蒙古帝国在研究宋朝和金朝的基础上,开始发行一种纸币,叫做"蕙子"纸币。

南宋入侵之年(1276年),蒙古帝国的纸币发行已经到了第49个年头。此时,由于没有经济基础,几乎完全依靠对外扩张和野蛮掠夺来支撑纸币滥发和军费膨胀的蒙古帝国已经危机四伏。

如果南宋不能被征服,忽必烈知道大元乃至整个蒙古帝国都不会长久。

与中国其他帝国以金银铜等金属货币作为国家主流货币不同,蒙古帝国和元朝自始至终以纸币作为国家主流货币,仅在后期发行少量铜币作为辅助货币流通。

中国北方的金朝虽然在1234年就灭亡了,但是蒙古帝国用了四十多年才征服了南宋。金朝灭亡之前,也是纸币过多导致亡国的教训,也是对蒙古人的近距离提醒。他们明白,依靠过量纸币支撑战争的蒙古帝国迟早会被拖垮,所以他们渴望战争尽快结束。

此前,中国统一元年(1260年),忽必烈执政元年,大元纸币发行量为73400张。但为了支撑持续不断的灭宋战争,在南宋灭亡之前,大元的纸币发行量已经急剧上升到141.9万张。在中国北方原来的金朝统治区,由于金朝统治者滥发纸币,加上忽必烈不断虐钞,人民生活已经很悲惨了。

所以,当南宋的谢道清太后决定带着五岁的宋恭帝投降时,忽必烈听到这个消息必然欣喜若狂,因为他知道,富裕的南宋帝国将足以拯救因纸币过量发行而陷入通货膨胀危机的大元帝国。

13世纪,南宋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帝国。8000多万人口的南宋帝国带来的税收和首都临安的大量金银财物储备,让疯狂掠夺、满载而归的大元帝国赚得盆满钵满,从而躲过了第一次货币超发引发的大规模通货膨胀。

据史料记载,1276年南宋皇室及所有珍宝被押解出临安城北时,临安人亲眼目睹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但并未罢工,照常营业。

在普通人看来,朝代更替似乎与他们关系不大。

但继续疯狂印钞的蒙古人,会逐渐让他们明白,这件事其实有很大关系。

2

作为13世纪令欧亚人民震惊和战栗的帝国,蒙古帝国在忽必烈时期开始分裂为中国元朝、金帐汗国、伊犁汗国和察合台汗国四大独立体系。元朝作为一个扩张的帝国,在其97年的历史(1271-1368)中,有75年是在扩张战争中度过的,堪称不折不扣。战争机器"。

1276年南宋覆灭后,元朝又延续了三年,终于在1279年的雅山之战中,南宋残余抵抗势力被彻底消灭。随后,元朝继续对外扩张,但在对日本、越南、缅甸、爪哇的战争中,元朝屡战屡败。

对于蒙古人来说,高强度的扩张战争所产生的巨额军费是靠滥发纸币来维持的,而一旦不能成功征服战争所针对的国家,可以获得巨额战利品来抵消军费,那么滥发纸币所导致的财政危机势必会噬咬帝国经济。

此前,蒙古帝国之所以能够成功扫平西辽、西夏、华佗墨子、金朝等国,是因为蒙古帝国所向披靡,使得他们在不断的扩张战争中,通过对战败国的残酷掠夺,平衡了滥发纸币和巨额财政赤字。

但是,一旦扩张战争打不赢,依靠滥发纸币支撑国家运转的扩张性财政必然难以为继。

因此,在与其他帝国的大规模战争之后,"休养生息"不同,总有巨额军费通过战争和掠夺反哺帝国大元的问题。仅元朝二十四年(1287年),在北叛南攻缅甸蒲甘王朝的战争中,大元帝国的军费就高达至少50万元,相当于唐朝最鼎盛的天宝时期全国年税收的10倍。

由于南宋平定后的其他扩张战争大多进展不顺利,这使得倚仗"滥发纸币支持战争,通过战争掠夺平衡财政赤字"大元帝国的战争逻辑已经无法进步。在这种情况下,元朝的通货膨胀问题从忽必烈后期开始加剧。

元朝建立初期,元朝政府也注意控制纸币的发行数量。但随着战争的不断扩大,在元世祖忽必烈十九年(1282年),王允在谈到元朝的钞法时指出,元朝在完全征服南宋后仅三年时间,物价就上涨了十倍。

虽然国家从建立初期就面临着巨大的财政赤字空和严重的通货膨胀,但来自草原的元朝统治者并不认同。从游牧文明直接进入农耕文明,突然从奴隶经济跃入封建经济的草原帝国,希望建立一种直到工业文明时代才遍布全球的货币经济。元朝统治者滥发纸币,以为任何财政问题都不是难事。

到忽必烈的孙子元成宗·铁木尔当政时(1295-1307),元朝的国库里只剩下可怜的93.7万两银子,本来是作为纸币发行的储备,也被忽必烈的孙子挥霍一空。

征服南宋后,由于其他扩张战争屡屡受挫,严重依赖战争掠夺的元朝财政收支持续入不敷出。但统治者的骄奢淫逸是改不了的:当时仅元文宗(1304-1332)在元朝(京)皇宫中饲养的狮子、老鹰等珍禽异兽,一年就要花去一万多元纸钱。

元历二年(1329年),元朝廷给13000名宫卫每人发钞4000,共计5200万两。仅这一项奖励就相当于宋初三年的国家财政支出。

在这种严重的铺张浪费中,面对巨大的财政窟窿,元政府不得不通过疯狂印钞来解决财政赤字问题。早在忽必烈统治元世祖的元年(1264-1294年),元朝90%以上的财政支出都要靠滥发纸币来支撑。

虽然王朝的覆灭与金融危机密切相关,但与之前的其他朝代相比,元朝的金融危机非常特殊。

此前,中国历代帝国的财政收入,无论是汉唐宋王朝,都主要来源于农业税和人头税,且主要以实物征收为主。但是,与此大相径庭。元朝作为游牧部落,从来不重视农业税。自始至终,元朝的财政收入都是以商税的形式为主,其中最主要的是依靠盐税。

当时的元朝依靠国家对盐业的垄断,鼎盛时期每年可以赚到760万元的纸币,盐税收入也占到元朝财政收入的80%左右。

为了保证收入,元朝引入了"盐法"即按照居民(或家庭)人数,强制征收食盐量,并按量征收盐税。

盐是必需品,但盐的价格已经上涨到了无法承受的程度。据史书记载,虽然陕西年年丰收,但人民"一个导(盐)的价格,不是一年的粮食付的。慢了就没兴趣借钱了。急了就奖励老婆。"

即使在连续丰收的年份,面对元朝征收的高额盐税,普通百姓也被迫借高利贷,有的甚至通过出卖妻儿来缴纳国家盐税,以满足朝廷征收。

不仅盐价高,元末纸币的过度发行导致了巨大的通货膨胀。当时的米价比元朝刚刚征服南宋的初期上涨了六七万倍之多。由于纸币严重贬值,当时人们不得不在车上买一个小东西。

货币贬值到这个地步,人民已经无法生活,纸币基本失去了流通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元代的纸币基本上成了一堆废纸,普通人被迫回到原始经济社会,进入实物交易状态。

当时由于元朝发行的纸币已经完全失去了公信力,很多私人店铺甚至被迫用竹签等工具发行自己的代币,进行简单的邻里交易。在这种形势下,整个元朝社会的商品生产日益萎缩,最终整个元朝的纸币体系在运行了90多年后逐渐崩溃。

每当一种货币无序贬值,元朝就会发行另一种新币来代替。在其97年的历史中,元朝发行了四种货币,即中央银行券,最高银行券,最高银行券和最高银行券。结果货币越来越乱,价值越来越低。

面对纸币贬值成为废纸的局面,元政府不仅继续强制民众使用纸币,还大幅增加税收负担20多倍,以满足财政开支。

至此,元朝财政进入了一个死胡同,即纸币的过量发行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迫使朝廷继续滥发纸币。这种解不开的无休止的循环,终于把元朝的人民逼上了绝路。

在通货膨胀严重的情况下,元朝的百姓连丰收的季节都难以维持生计,更不要说天灾的背景了。元朝末年,连续的水旱灾荒此起彼伏,造成大量人口死亡和逃亡,已达"你不能在黄昏时保护早晨"重点是。

在这种情况下,走私者率先揭竿而起。

历代盐业动乱一直是政权、运动、振荡的一大导火索。比如晚唐的黄巢就是一个走私犯。元朝末年,由于政府强制盐价大幅度上涨,低价走私贩开始趁机崛起。在反抗元朝政府的过程中,走私者方国珍和张士诚成为代表。

从唐后期开始,为了亲近江南,中国的都城从长安一路东移至洛阳、开封,随南宋又南下至临安(杭州)。元朝建立后,帝都迁至大都(北京)。为了解决首都庞大人口的物资供应问题,元政府只能依靠京杭大运河和海运来解决北方的物资供应问题。

然而,由于滥发纸币和物价飞涨,元政府支付的海运费根本无法弥补成本。价格越高,越不能用"。在这种情况下,到了郑铮八年(1348年),在浙东走私犯方国珍的带领下,海运工人也跳成一团,和方国珍的势力一起抢劫元朝的海运物资。

由于海运被切断,大元帝国的生命线岌岌可危,元朝不得不投降方国珍,但方国珍反复无常,一会儿倒,一会儿造反,导致元朝海上运输的生命线时断时续,最后彻底断绝。

人祸最怕天灾叠加。元顺帝十一年(1351年),黄河决堤,带着淮河入海,切断了大元帝国另一条最重要的生命线——京杭大运河。至此,几乎完全无法接收南方财富的大元帝国已经进入垂死挣扎的状态。

元朝宰相为了打通帝国的命脉,命水利学家贾鲁为统帅,从河南、山东、河北、江苏、安徽等13路强行征召17万军民治理黄河。最后,在五个月的时间里,黄河通过挖掘280英里的新河,得以抛弃淮河,再次入海。

贾鲁虽然治理黄河成功,但由于工期紧、人数多,加上元政府只能继续滥发纸币发工资,聚集的17万军民逐渐成为混乱的导火索。

在治理河道的过程中,信仰教的韩和传播了"独眼石人惹黄河造反天下"民谣,同时一个石头人被埋在河里,还有"独眼石人惹黄河造反天下"话说,等到石人被挖出后,韩和立即趁着人心浮动,出兵河南颍州起义。

此后,以韩、为首的红巾军在北方大规模崛起,而大元帝国的两条生命线海运和京杭大运河不断受到和红巾军的袭击和骚扰,终于濒临崩溃。

此时,大元帝国也已经全面展开。红巾军在北方起义的第二年,1352年,徐寿辉、郭子兴、朱元璋、张士诚、陈友谅跟随方国珍,相继在南方独立。被称为货币改革的大元帝国过度发行纸币加速了这些起义的兴起。

对此,元末民歌是这样唱的:"元朝,贪官当权。河水泛滥,大量印制新钞,货币迅速贬值,百姓不讲生活,导致红巾军百万人起义。赋税苛捐杂税,刑法太重,百姓怨声载道。都到人吃人的地步了。你是什么时候看到的换钱?汉奸做官,官员都是贪官,聪明人不受重用。太可惜了!太可惜了!"

并追究元朝末年混乱的根源,元朝反复"换钱"而掠夺民间财富无疑是打开动荡局面的重中之重。

这个在人类历史上过早诞生的纸币帝国,随着朱元璋逐渐平定天下,以及1368年明朝的建立而濒临灭亡。同年1368年,明朝率领徐达进京,随后元顺帝带着元朝残余势力北逃。在离开之前,他对他的朝臣说:我怎么能再次成为宋徽宗和宋钦宗!"(今天能复制成徽章或者徽章吗?)

此后,袁婷退居漠北,史称北苑。到1402年,陈元,鬼李池,篡权建立鞑靼,北元王朝被摧毁。

考察元末世界的变化,大元帝国的战争逻辑,滥发纸币导致的通货膨胀和民心流失,无疑是大元帝国崩溃的直接原因。在这方面,当元顺帝仓惶逃往南方时,他不知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