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一共死了多少人?哪个国家死亡的人数最多?(一战一共死多少人)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1-18 02:39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的格局彻底改变了。一战虽然没有二战惨烈,但参战人数和死亡人数也很惊人。一战死了多少人?哪个国家死亡人数最多?其实一战很残酷,战场遍布欧洲大陆。作为侵略者,德国最终战败,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谁能想到,没过多久,德国卷

土重来,挑起了二战。二战结束后,德国彻底转型。让我们来看看一战给世界带来了哪些灾难。

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响起枪声的时候,按照人类历史过去的标准,欧洲列强的常备军数量已经是空,武器装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精良和强大。现代社会结构也为完全动员整个国家、社会和民族投入残酷的战争创造了可能。

人类即将开始一场彼此的大屠杀,但各国人民,尤其是德国人,都兴高采烈。按照德国总参谋部的原定计划,社民党的所有领导人都应该在战争开始后被逮捕"帝国的敌人"。但是这个计划取消了,因为社会主义者、高级知识分子、各种颜色的左派都跳出来标榜爱国,支持战争。德国报摊上的明信片上满是浮夸的口号,比如"一枪打死一个俄罗斯人"、"刺死一个法国人"、"踩一个英国人"、"一拳干掉一个日本佬"等一下。德国公众认为战争会在1914年圣诞节前结束。

然而,战争并没有在1914年的圣诞节结束,直到1917年仍看不到结束的迹象...无数人惨死在田野和战壕里,然后没人要他们腐烂发臭成骨。为了填补这些死去的人留下的战斗岗位,各国进行了更加彻底的军事动员,派出越来越多的人上战场。盟军动员了4500万人;盟军动员了2500万人。其中,俄罗斯动员1580万人;英国动员了570万人(不包括殖民地);法国790万人(不包括殖民地);德国1100万人;奥匈帝国有900万人。

人类自古以来的战争,除非持续时间非常长,否则大多是基于战前或战争初期动员的固有兵力。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战时增加的士兵数量比战前的骨干军队多很多倍。有必要把一个大国一半的男人送上战场。古代盛行的雇佣军或特定社会阶层和群体当兵的限制也被彻底打破,战争的民族性退化到空。

为了杀死所有动员的士兵,需要更多的武器、弹药和战争物资。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各大国(法、英、俄、意、美、德)拥有1620万支步枪,24652挺轻重机枪,24857门火炮,1425架飞机,100亿发子弹(不包括意大利和美国),2660万发炮弹。战争开始后,人们发现武器弹药的消耗速度远超预期。普法战争期间,一支德军步枪配有200发弹药(包括士兵携带和从营到军的数量),在6个月的战斗中实际平均消耗56发。1914年,德军每支步枪携带280发弹药,几周内就被消耗殆尽。为了提高杀伤效率,需要更好更先进的武器。法国空陆军1914年有134架战斗机,1918年达到11500架。美国空陆军在战争开始时有55架,战争结束时有2600架。残酷的化学战也出现了。1918年4月,德军向英军开火25万发。黄色十字"化学炮弹。法国、英国、美国和德国因毒气弹而伤亡的人数多达50万。

凶杀案越来越多,武器弹药消耗越来越大,需求猛增。战争期间,各国生产了2800万支步枪、100万挺轻重机枪、15万支枪、477亿发子弹、10多亿发炮弹、18.2万架飞机和9200辆坦克。

武器威力的增加,极大的改变了伤亡比例。在历次战争中,炮兵伤亡约占总伤亡的20%。一战期间,这一比例上升至75%,机枪和步枪又造成了15%-20%的伤亡。这意味着人类体力在战争中的作用已经退居二线,火力和技术发挥了主要作用。相应的,战争也变得越来越昂贵,资源的消耗确实榨干了一个国家和大部分人民,以至于胜利者很难从失败者那里收回战争的成本。靠战争直接致富的时代结束了,赢了也要赔钱的时代开始了。

如果士兵有能力杀人,他们应该有吃有穿。战争期间,仅俄军就消耗面粉964万吨,大米140万吨,肉类374万吨,脂肪51万吨,饲料燕麦和大麦1127万吨。杀人需要士兵,士兵需要武器和食物,生产武器和食物需要工人和农民,他们被招募到军队中杀人。当空之前庞大的人力资源被直接投入战场的同时,在后方,战争生产所需的人力也增加到了空之前的水平。战争只需要士兵和一些工匠积极参与,而大多数人只是旁观者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大多数成年人都直接或间接地为战争服务。

为了解决人力资源上的前后矛盾,各国都想出了各种招数。德国将军鲁登道夫在回忆录中承认,没有大量的俄国俘虏,德国无法维持乡村生活。与此同时,许多国家也将大量妇女投入战争生产。这为战后女性地位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死了那么多人,耗了那么多财富。到底是为了什么?对于雄心勃勃的威廉二世、他的大臣和将军们来说,这场战争的目的简单而明确,那就是打败"颓废的英法"为德意志民族赢得复兴和繁荣,赢得天底下的领土,开疆拓土,扬名立万。要赢得胜利,就要凝聚人心。为此德国政府实行严格的新闻审查制度,抓住失败的新闻,吹嘘一切胜利。

但这些都是基于"德国高于一切"狂热民族思想的吹嘘,除了糊弄惯了利己主义的德国公众,对外界几乎没有说服力。然而,德国公众已经变得越来越难以糊弄,即使是最愚蠢的人也无法忽视以下事实:无论官方宣传如何夸张,即将到来的预期胜利已经变得遥遥无期;军队的伤亡是不可思议的,以至于大多数家庭都为此做出牺牲;在经济封锁下,人民缺衣少食,爱国主义逐渐败给了营养不良;带着中世纪侠义情结和各种浪漫幻想参加战争的年轻士兵们,亲眼目睹了战火下真实的人间地狱,无情的机枪火力,漫天的毒气雾,满是人肉和鲜血喂老鼠的肮脏战壕。吃不饱穿不暖的士兵越来越敌视吃饱喝足的军官、官僚和贵族;据说是反对"野蛮的俄罗斯"战争让德国面临越来越多的敌人。英国、法国、日本、中国,甚至美国都逐渐变得敌对。罗马尼亚外交官的预言成真了。

人类为了更好地生活,创造财富,把社会发展到现代化的水平;而对于据说能带来更好生活的战争,他用现代社会结构把财富和人力投入战争;但战争带来的牺牲越来越大,预期的好日子连看都看不到。所有国家的社会都受到了震动。士兵开小差、逃跑、拒战,甚至暴动、兵变;工人罢工、示威、游行和暴乱。革命者看到了机会,开始鼓吹"和平"、"面包"、"自由。、"打倒王权"。战争带来的苦难点燃了革命之火,革命之火在那些专制国家蔓延得尤为迅速。沙皇俄国崩溃了,但和平并没有到来。德国人觉得他们的机会来了。似乎两条战线作战的危机终于被克服了。

德国左翼民族主义者所提倡的。反对俄罗斯专制"战争目标消失了,协约国可以更明确地标榜自己反对德国专制主义;虽然一些德国民族左派开始鼓吹德俄合作的广阔前景,但一度得到德国资金支持的俄国革命,反过来鼓励和支持了德国内部革命火种的扩大。德国的将军们把熄灭这团火焰的希望寄托在军事胜利上,但在1918年的几轮较量后,将军们终于意识到不可能取胜,转而向协约国求和。随即,德国失去了控制,海军叛变,地方分裂迫使将军们放弃了他们吹捧为最伟大君主的威廉二世,并接受了盟军设定的苛刻停战条件。

1918年11月11日5时(法国时间),双方签署停战协定,6小时后生效。10点59分,一个名叫亨利·尼古拉斯·冈瑟的美国士兵被德国人开枪打死。一分钟后,各国军队开始鸣放101响礼炮,宣告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据说在停战生效前的六个小时内就有一万一千人死伤,而最后一个死者尼古拉斯·冈瑟虽然是美国士兵,却是德国移民的孩子。

人类为一战付出了空。战后德国初步统计损失为:161万人死亡,368万人受伤,77万人失踪。一共606万。后来修改后的数字甚至更高:177万军人死亡,加上受伤、被俘和失踪,总共损失714万人。奥匈帝国损失702万人,国家本身也因为一战而灭亡..至于盟军,俄军伤亡最大,死亡225.44万人,受伤374.9万人,被俘334.39万人。这还不算随后的内战造成的巨大伤亡。

血的价格并没有让人类,尤其是德国人变得更聪明。德国的将军们很快就忘记了自己主动求和的事实,执迷于德国人并没有被打败,只是输给了国内的叛军(尤其是犹太人)"背后一剑"幻想。于是希特勒建立了绝对专制和中央集权的纳粹制度,把犹太人送进了火葬场,在接下来的世界大战中顽固地坚持着不得安宁的立场,直到国家及其军队更加彻底地被打败。一战德国死了不到200万人,二战死了600多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