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奥利萨海战中的冲击战术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1-17 06:52

19世纪的欧洲,普鲁士和奥地利在打仗。1866年,普鲁士的盟友意大利在利萨岛与奥地利发生海战。这场海战的战术精髓在于冲击战术,最终以奥匈帝国的胜利而告终。现在我们来具体看一下战争过程。

丽莎之战发生在1866年7月16日,丽莎之战的过程并不复

杂。佩尔萨诺海军上将率领意大利舰队进攻丽萨岛,随后意大利舰队于18日和19日对丽萨岛发动连续炮击。由于奥地利守军的顽强抵抗,炮击没有攻占丽萨岛。当意大利全力发动第二次进攻时,奥地利海军上将B·冯·泰格霍夫率领奥地利舰队从165海里外的博拉港赶回丽萨岛,并在到达丽萨岛海域时立即让海军做好战斗准备。他意识到奥地利船只缺乏火力,所以他采取了灵活的"V "楔形方队。

丽莎那场战役的记录让人们知道,佩尔萨诺的舰队继续炮击丽莎岛海岸的要塞堡垒,结果却没有阻止岸上的火力反击。反而是奥地利舰队一半以上弹药丢失,伤亡惨重,弹药只能维持两天。20日上午,当丹皮尔的萨诺舰队正准备派先头部队登陆丽莎岛时,奥地利舰队从西北方向疾驰而来。在这个关键时刻,佩尔萨诺错误地将军旗转移到了"Plumb ",泰格霍夫迅速指挥其舰队通过意大利舰队编队空 gap,并把他的木制战舰开往珀萨诺"意大利"这艘装甲船坠毁了。

这也是这场海战中最壮观的一幕,"意大利"船的左舷先被击中,然后失去了方向控制。当它撤退时,它是"马克西米利安"1号撞上了右舷,导致其右舷严重倾斜,之后又因为缺口处数吨海水的倒灌而严重向左舷倾斜。丽莎海战以"意大利"一号的沉没告一段落。

丽莎战役是普鲁士的盟友意大利和奥地利之间的一场激烈的海战。海军行动的指挥官分别是佩尔萨诺和B·冯·泰格霍夫。丽莎战役的结果是意大利装备了最新的蒸汽动力"意大利"意大利舰队在诺号沉没后被迫向西撤退,由于奥地利舰队部分舰艇在战斗中受损,B·冯·泰格霍夫没有指挥海军继续追击,在击败意大利舰队后作为民族英雄回到奥地利,而意大利海军司令佩尔萨诺则被意大利政府解除职务。

这次海战是装甲舰队作为海上主力的第一次正面战斗,所以丽莎战役的结果对后来的海战影响很大,尤其是奥地利舰队的形态"V "“楔形线”作战模式引起了世界其他国家的广泛关注。几十年后,中国在黄海之战中用同样的方式对抗日本舰队,结果却大相径庭。此外,奥地利舰队还采用了古老的冲撞战术,效果相当不错,所以这种古老的作战模式被广泛应用于海上作战。此后,直到二十世纪初,大多数国家都在船舶上安装了防撞角。

丽莎海战的结果再次证明,用火炮的战斗模式已经无法与装甲战舰抗衡,装备蒸汽动力的装甲战舰优势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与传统战舰相比,装甲战舰可以更快地改变队形,使整个海军团队更加配合,更快地消灭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