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政府腐朽不堪为什么还没失去对军队的控制?(晚清为什么没有几十万军队)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1-16 07:26

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在各方面都领先于其他国家。但最终遇到了腐朽顽固的清政府,尤其是到了晚清,已经到了腐朽的地步。照理说,这样的政府应该是最不受欢迎的,但他们还能对军队有控制权,军队也无意造反,还帮助镇压了起义。这到底是为什么?

第一,传统

观念落后,不愿意向贼投降。

清朝虽然是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但是接受了儒家思想。所以出现了洪秀全、杨这样的人,也只能想尽办法打压。其实曾国藩对洪秀全的打压,其实是"捍卫传统"镇压太平军

第二,清军无法接受神教思想,无法融入太平天国大家庭。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没有有神论和宗教的国家。因此,太平天国的"崇拜上帝"来自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甚至在太平军内部。崇拜上帝"这种做法。

第三,太平天国胜算不大,清政府不愿投入。

杨死后,太平天国势力一落千丈,沦落到被敌兵用劣质牌子吊死的地步。由此可见,杨死后,太平军取胜的机会更加渺茫。众所周知,我们清政府是绝对不会做亏本生意的,所以再也没有人愿意和太平军做生意了。

第四,太平天国把清军当成"恶魔",不愿意接受投降。

晚清皇军已经烂到骨子里,不再有杀敌的能力。太平军攻打武昌时,很多人想投降,洪杨等人不服,坚持要剿清政府。其实清军能不能归顺太平天国,主要看领导太平天国的人有没有挡住清军的去路。

总之,清军虽然腐朽,但并不不堪一击。

从清朝围攻太平天国开始,清朝在军事上就非常依赖汉族地主阶级的团练,比如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因为满清八旗军事集团腐败,根本没有战斗力。但当时的清政府对其仍有很强的约束力,同时十分注意拉拢和控制汉族地主阶级。

但此后在清军带兵的将领或政治投机分子中形成了一个明显的想法,这也是中国历代容易出现的想法,就是将军队私有化,从而形成政治筹码,为自己的仕途保驾护航。即使在后来的民国与国民党的斗争中,也不难找到这种思想的痕迹。当年,胡宗南战败逃回台湾省,手里没有一兵一卒。之前笑脸相迎的蒋介石讽刺道:你一个人回来?所以,手中有军,哪怕是杂军,也可以作为政客的护身符。

随着后期清政府权威聚集的衰落,对地方军事集团的财政支持也捉襟见肘,而地方军事集团又大多是白手起家,朝廷的约束力自然越来越弱。袁世凯的北洋新军是在朝廷的财政支持下建立的,但也避免不了袁世凯的野心家"精心培养",变成只服从他"袁家军"。

后来袁世凯对北洋的控制完全稳固后,实际上已经不属于清朝了。他作为一名独立的政治竞争者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如何帮助他的政权攀升,他倒向了前一方,于是有了他的背叛"百日改革",与西方列强为敌,后又背叛清廷投靠孙中山革命起义,窃取革命果实。

说了这么多,总之,晚清政府对地方军并没有太大的约束力。在中国,从古代到现代,地方和中央之间的权力平衡一直存在。可以说,这个问题处理好了,就基本处理好了中国这个幅员辽阔的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