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期那么多赔款为何清政府越来越有钱?(清朝为什么动不动就赔款)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1-15 17:00

晚清的历史也是一部会让很多人觉得很丢脸的历史。从鸦片战争开始,清政府每次打仗,基本都是签订不平等条约,不断赔款买地,每次赔款都是几亿几十亿。但是清政府支付了那么多赔款,却给人一种感觉,好像越来越有钱了,好像拿到钱的不是列强而是清政府。而从1

840年到1912年,几十年的时间,清政府是靠什么支撑到最后灭亡的?

1.为什么清政府越来越富?

众所周知,孙中山清政府屡战屡败,割地赔款,损失惨重,尤其是甲午战争,仅《马关条约》就赔款2亿两白银。按理说,亏了这么多钱,应该是苟延残喘,勒紧裤腰带了。然而,历史上并非如此。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似乎并不缺钱,土豪也很有钱。

比如甲午战争一结束,清政府就展开了大规模的国防建设。短短几年,它从德国、英国、日本购买了20多艘军舰,其中有几艘是大吨位军舰。此外,军队规模也扩大了18万多人。那场战役,你根本看不到国力的衰落,反而看起来很繁荣。

清政府真的那么有钱吗?当然不是。我们来看一组数字。《马关条约》支付白银2亿两,加上利息等费用,实际超过3亿两。乾隆中期清政府每年财政结余约1200万两白银;甲午战争前是七百多万两。甲午战争后,形势急转直下。1896年财政赤字达到1300万两,1903年猛增到3000万两。从此负债累累,一点钱也没有了。

太奇怪了。明明负债累累,怎么会有那么多钱买军舰扩军?棘手的是清政府保留了"印钞票"。当然这个印钞是要引用的,因为清政府用的是金属钱,但是它的方法和今天的印钞是一样的,都是发行货币。

当时清政府对外结算的法定货币是白银。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他们发行了大量新铜币。当时一枚9克铜币,各种成本加起来,实际价值两文多,但面值十文,政府一次获利七文多,钱自然滚滚而来。所以当时清政府虽然有以白银衡量的巨额财政赤字,但并不缺钱,所以能够大规模采购军备。

但清政府此举要想奏效,需要一个配套条件,即控制汇兑。清政府发行的各种纸币,无论是以银还是铜计量,实际上都无法兑换成白银;而且各种外币,不管是英镑、美元还是荷兰盾,都要按规定的牌价兑换成银票和铜币。这样,真银就被政府牢牢控制了。至于民众,只能用另一种注水的货币体系。

但这样的货币管制会带来另一个麻烦,那就是出口。以茶叶为例:英国商人的收购价是100斤一箱,按当时的国际汇率折算成800两白银。但是,当时不是有两种货币体系吗?那么按照充水制,茶商的成本就要达到1000两,他要卖到1100两。卖100斤,也就是800两,不仅不赚钱,还赔钱。

我该怎么办?于是清政府只好出面协调:反正这两种货币制度都是我定的,那我干脆把英国人的100英镑给我,然后我给茶商一张相当于1100两白银的银票,这笔生意就做成了?英国商人、中国茶商、清政府皆大欢喜,市场上却有三百两银子"假钱"仅此而已。

2.清政府的灭亡与财政的关系。

所以晚晴的招数是,硬通货属于政府,用于财政支出,从而解决外债问题和军备支出,展示国际形象,甚至补贴亚非拉。至于老百姓,大量注水,通货膨胀,至于穷人,活不下去?没关系。我进口枪枪,我大量招兵买马。你还怕造反吗?

不过话说回来,银子都花在国外了,政府手里只剩下印好的钞票。长此以往,迟早会搞砸的。1910年,金融危机终于爆发了,真的是忍无可忍。清政府想了想,又想了一招:将民间出资的铁路权收归国有。那怎么国有化呢?当然不是用真金白银去买,而是给投资铁路建设的人发国家股。这样,不仅掌握了铁路权,还一下子得到了投入铁路建设的巨额资金。这不是很聪明吗?

但是投资人不傻,你这是公然抢,那我们能怎么办?于是,湖南、广东、四川三省爆发了大规模的抗议活动,这在历史上也被称为保路运动。其中,四川最为暴力。清政府调湖北军队入川维稳,武汉空虚,武昌爆发起义。就这样,几年前一直在购买军备,非常土豪的清政府一夜之间土崩瓦解。

所以清政府靠滥发货币度过危机显然是行不通的。没有信贷支持的繁荣是虚假的,是泡沫。从这个意义上说,滥发货币的财政失败也是加速清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3.清朝的灭亡

1911年5月,清廷组建了"由大清太子奕劻率领;责任内阁"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但是内阁成员很多都是皇室成员,所以被称为"皇家内阁",引起立宪派的不满和失望,许多人转向革命合作。

同年5月,四川等地爆发护路运动,清廷派新军入川镇压。10月,革命党人在湖北发动武昌起义,南方各省随后宣布独立。清廷任命北洋新军总司令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成立内阁,领导清军。袁世凯一方面在杨霞战争中向革命军施压,另一方面又与革命党人秘密谈判,形成南北相安无事的局面。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在南京宣布成立,孙中山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2月12日,袁世凯强迫宣彤皇帝溥仪发布退位诏书,将权力移交给袁世凯政府,清朝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