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通知书是什么样子?古代怎么通知被录取的人?(古代科举殿试录取者叫什么)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1-15 02:39

最近刚高考完的人,应该也会陆续收到所在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当然现在的大学通知都很精致。你知道他们的录取通知书对于古代那些科举状元来说是什么样的吗?其实古人更看重的是能不能当状元,一个村出了状元,这个村很快就全国皆知了。一般科举得了的人都会贴在

告示上,让大家都知道。当时好像没有快递服务,不过要看地区。如果在附近,会有人通知你的。

在中国1300年的科举史上,产生过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评委。科举分为"三俗"分别是乡试、会试、宫试,只要每一级的考试都被录取,就会有人报喜。

明代《孝经》中的王世贞:"农村的学生推荐的,想把孩子养大的,县县都要传喜讯,以红绫为旗,以金淑为杆。""这里;好消息"是古人的录取通知书,也叫"Post ""好消息"。

最早的录取通知书形式是"粘土黄金邮报",出现于唐代,大概在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流行。五代王人禹《开元天宝泥金帖遗》:"新进士到了,在家书上贴了一张泥书帖,用来报毕业之喜。到了文宗朝,就削了这个乐器。"

"这里;泥金"指用金粉或金属粉制成的金漆,用来写告示,表示重视。

粘土帖是随家信一起寄的,而且好像不是通过官方渠道投递的,所以被认为是非正式的"录取通知书"。宋·杨万里曾有诗云"轻墨榜第一见,泥金帖不用封。"

然后"金华邮政",刚有"正式版"科举录取通知书。

宋钊·韦偃的《云麓满潮》卷二:

"国初,沿袭唐制,秀才登上首位,正文以黄花书写,长五寸半宽,并写上姓名,花置于其下,护大帖,姓名写于帖面,称为榜帖。当时叫金花驿站。"

中国考试大词典中的列表帖子解释为"唐宋科举与中状元的录取通知书。"因此,"金华邮政"作为录取通知书,得到了现代学术界的认可。

"黄花剑"指的是撒了金粉的纸币。录取通知书在古代真的很珍贵。清朝的时候,有印刷的科举通知书。好像早在古代,录取通知书就越来越注重形式和材质的创新,设计也在日臻完善。

古代录取通知书怎么写

在古代,录取通知书一般都是用隶书书写的,中间写的是中举或殿试的年份,以及县政府的名称。

古人收到后,就贴在大厅最显眼的地方,主要是为了荣耀祖先,让参观者一目了然,就像现在的奖状一样。

当时的文人通过科举考试出人头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对他们来说,录取通知书是任何宝藏都换不来的最高荣誉。

看,北宋咸平元年孙伟的录取通知书:

"首先,对主簿部的称谓有四种,说:翰林学士给杨中事,兵部郎中知如何使郝李,右司劝史馆,史馆秘书程都是誓词。第二本书里有四个人,甲子,出生于某年某月某日。他们的祖先忌讳某一天,他们的父辈忌讳某一天。然后,书中排名第一的学者孙伟记录了与今天相同的事情。"

《容斋续写·科举》中的上述记载,据说是唐宋时期金华驿站常用的写法。

与唐宋相比,明清时期的录取通知书相对简单。金范在《儒林外史》中的录取通知书是这样写的:"你的师傅范,高中时在广东乡试,以‘亚元’第七名,被报到了北京的皇嘉。"

神童的诗道出了人生的四大乐趣:"久旱逢甘露,故人遇他乡。新婚之夜,成为第一次。"因此,金范此时的兴奋不亚于中了五百万彩票。

光绪二十年,科恩状元张謇也写过"记录器"

另外,古代录取通知书写好后要盖章"入场专用章",这叫"朱郭"。清朝的大金榜也将由内阁学士捧到官方的清宫"皇帝的宝藏"。这就像盖章"论现代录取通知书。本金"公章。

你还记得你的录取通知书长什么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