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秦军的士兵上战场时不穿上衣,无视命运和生死。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1-14 18:52

一些兵马俑的士兵戴着一顶小圆帽,根据考古学家的说法,这是一种亚麻布制成的头巾。这位军官看上去戴着一顶牛皮做的板帽。更多的士兵把长发盘在头上,扎成发髻。但无论是士兵还是军官,秦军都不会戴头盔。原因是什么?是军费短缺还是其他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西北大学历史系主任、秦汉史专家徐为民教授就此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秦本身就是一个崇尚武力的民族,就像日本崇尚武士道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精神。

《史记》说:秦,有百万。这意味着有数百万穿着盔甲的军队。这里的铠甲仅指盔甲,不包括头盔。不同的兵种穿着不同的盔甲。基本上这些盔甲都是皮制的,很简单,这是为了显示他们的尚武精神。

这种尚武精神在其他作品中也能感受到。韩非子是战国时期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在自己的作品中记录了自己与秦人的第一次接触。他说秦人一听说要打仗,就光着脚,跃跃欲试,根本没有生死之分...

当时,一位著名的说客这样描述战场上的秦军:他们光头赤膊,奋勇向前。与秦军相比,六国的军队就像鸡蛋碰石头...他们左手托着头,右手夹着俘虏,追逐着对手...

不仅如此,司马迁在《史记》中还记载:秦军在战场上赤裸上身,干脆脱下了身上唯一的盔甲。

秦国士兵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主要动机是可以成为骑士。

既然提倡武力,为什么不戴头盔更好的保护自己呢?徐教授说,不戴头盔是为了在战场上显示英雄气势,压倒敌人。而商鞅的两次变法都是针对军事的,最重要的两次是:"颁布法律,制定坐法,对轻罪用重刑;奖励战功,禁止私斗,颁布奖励战功的20级制度。"

这些都规定了秦国的士兵必须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真正在战场上立下战功的士兵才可以封爵。徐教授说,商鞅规定,秦国的士兵只要攻下敌人的头,就可以得到一个爵位、一间农舍和几个仆人。斩首越多,爵位越高。

只要你能打仗,就可以封爵,而且一旦封爵就有一定的土地和一定的房子。然后,整个人生都和打架联系在一起。

这就是商鞅著名的封爵制度。如果一个士兵在战场上抓住了两个敌人的头,他作为俘虏的父母就可以立即成为自由人。如果他的妻子是奴隶,她也可以成为平民。

对于重视家族传承的中国人来说,军号是可以传承的。如果父亲战死沙场,他的贡献可以记在儿子身上。一人服兵役,全家都能受益。

是秦国士兵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主要动力。据史书记载,秦国在统一六国之前,共杀敌约160万。

除了军事骑士身份,是什么导致了这个民族的嗜杀本性?

记者问许教授,造成这个民族崇尚武力的原因,除了按一等封号的原因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原因?秦国本身是野蛮民族吗?

许教授解释说,秦国的武力崇拜与秦国的整个发展过程密切相关。秦国原本是一个位于东海边的小国,但由于其他国家的挤压,被迫西迁。而中原各国却一直把这个秦国当做戎族,也就是少数民族来对待,看不起,认为是未开化的民族。可以说,秦国是在非常艰难的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

除此之外,跟它的地理环境也有关系。因为秦国地处西部,靠近游牧民族,可以说是在这些游牧民族的包围中发展起来的,而且游牧民族比较擅长一下子射击,对秦国影响很大,所以才会形成这种崇尚武力的民族精神。

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秦汉史专家安也认为,秦的武力崇拜与其民族发展密切相关。由于秦国地处西部,一直被中原各国视为偏僻小国。春秋时期不参加中原各国联盟会议,只是因为看不起秦国,称其为西北蛮夷国。所以秦国的国策一直是鼓励农耕,发展农业,加强军事训练也很重要。长此以往,秦国崇尚武力的精神已经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