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为什么吴蜀两国联盟却没有联手攻打魏国?(蜀国吴国为什么联合)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1-14 16:00

三国时期,魏的实力是三国中最强的。吴蜀夷陵之战后,吴国并没有乘势攻蜀。相反,他派使者来邀请和平。蜀国的态度自然是希望有这样一个盟友,所以两国后来一直保持着密切的交往,没有发生摩擦。但奇怪的是,他们虽然都视魏为敌,却从未联手攻魏。为什么?

吴蜀

结盟只是生存的需要,不是利益的需要。夷陵之战失败后,刘备逃到白帝城。徐盛、潘璋等人,吴栋的将军,都去孙权的表,说他们可以捕捉刘备。从两国来看,刘备远征军全军覆没,白帝城接兵。东吴军队乘胜追击,直到刘备被俘,也不是绝对没有可能。而鲁迅、朱然等人看到曹丕正在集结大军,名义上是帮助讨伐刘备,实际上是心怀叵测,趁机抄了的后路,先灭了吴。孙权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下令撤军的。果然不久,魏兵分三路讨伐吴。

就生存而言,两家都要以魏为目标,因为原来汉武帝在中原,他们要恢复正统,这是政治需要。从力量对比来说,吴蜀之和可以和魏国大致相当。如果两国不能联合,只要有摩擦,就很可能被魏分裂,从而灭亡。但就利益而言,一方的真正扩大会打破某种平衡,损害另一方的利益。这是他们必须团结,不能协调的根本原因。

太和三年(公元229年,韩建兴七年),旭日派使者去通知。蜀汉大臣认为孙权是“奸雄”。叛逆"和他们再做朋友没什么好处,但还是恶名在外,应该分手。诸葛亮认为,只要孙权与我们和谐,我军北上不愁东,对我们的利益来说足够深远,因为魏国黄河以南的军队都不能西进。所以要表明立场,就算孙权越界造反,也要恭喜他。于是,蜀汉王国又派使者与东吴结盟,约定平分天下。豫、清、徐、尤四国属东吴,燕、冀、河、梁四国属。想想这叫什么。还没有作战部署,但是有分赃计划!所以他们只有一个利益,就是像诸葛亮说的,魏国完全对付不了一个国家。说到底,团结才能共存,对立不能生存。

有人可能会说,诸葛亮和姜维的北伐,东吴在淮南和合肥的军事行动,不就是好处吗?没错。但他们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没有共同利益,所以不会有协调一致的共同行动。

战略上很难协调,具体行动上很难协调。既然不是利益的需求,他们就不能在法庭上形成两国共同一致的判决。这就是战略上的不一致,就是两家可以一起上战场,不互相打。在具体行动上,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也很难协调。诸葛亮和姜维时期,两人都曾在某次战役前有过与魏联合进攻的想法,但由于交通通讯不发达,魏的正确应对,联合行动被扼杀了。建兴十二年(234年)二月,诸葛亮率领十万大军从发兵,同时派使者迎击吴,大举进攻。孙权回信给诸葛亮,同时派三支军队从东线攻广陵,从西线攻襄阳,而自己则亲自率领主力向合肥进发。然而,孙权于5月进军,7月被魏明帝击败。直到八月,诸葛亮在西北五丈原与司马懿对峙,一直没有大的战斗,直到战死在军中。

嘉平五年(253)四五月,姜维接任将军后,蜀汉西攻滴道,东吴诸葛恪攻淮南。但是姜维因为没有粮食而撤兵西部,可见这次军事行动是多么仓促;东线诸葛恪,二十万大军,一会攻淮南,一会攻合肥新城。也可以看出战前没有明确的作战部署。在魏的正确应对下,两国战局浩大,结果却得不偿失。看事情之间的距离远,即使约定了共同攻击,在执行过程中也很难保持同步。

魏的正确应对与异化从战略上说,魏总体上是西进守势,东进攻守。应该说这是因为战场上的条件不同,敌人的策略不同而做出的正确决策。西部战场条件艰苦,一时难以取得决定性胜利;而诸葛亮的策略是"就拿龙游公寓",就是寻找机会歼灭敌人,只要守住了,就不会给蜀留下太多的机会。东部战场广阔,有利于大规模开发。然而,的力量在于水军,魏的力量在于步兵,而孙权的军事能力并不出众。所以两者都没有大的战略动作,虽然有些战役规模不小。魏在这方面作出了成功的回应。你全力进攻,我全力防守。我没有攻击他们的巢穴。

具体情况,诸葛亮同意孙权一起出兵,孙权也同意了。结果,孙权的回信被魏国边防部队截获,魏国刺史刘芳更改了信的内容,变成孙权有意通过魏国大将满宠与他联系投降魏国的事宜。诸葛亮虽然不会相信,但还是把信送给了东吴的将军,孙权只好向诸葛亮说明,两家联合行动是不可能的。

嘉平五年战争时,魏国有个叫宋玉的人,跟大将军司马师说,姜维要从我们的地盘上弄粮食来,支持他行军。这是因为我们认为我们的注意力都在东方,所以我们会一直往前走。诸葛恪转攻新城,是为了吸引我军主力决战。所以建议司马师在西部集中关中兵力,迅速出击,出其不意地拿下姜维。姜维无粮,必然退兵;东线部队会坚守,放弃一个小新城。只要他们的部队疲惫无功,就一定会自行撤退。魏人反应正确,事情果然如愿以偿。

自刘备夺取西川后,三国形成割据之势。他们的目标是成为国家统一的主人,因此战争不断,但三个政权已经共存了50年。为什么?原因当然很多,但三国都能正确应对,前期没有大的战略失误,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