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过年吃什么有哪些美食(古人过年流行吃什么食物)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1-14 12:00

1167年初春,陆游选择在外游历,但当他到达家乡附近的一个山坡时,恰好遇到一个正在杀鸡宰猪待客的农民。虽是一杯浑酒,却香气四溢,时节正好在春节之际。陆游深有感触,写下"不要嘲笑在浑浑噩噩的月份里酿造的农家乐,在收获的月份里,待客的菜肴非常丰

富。没有水就没有怀疑的路,还有另外一个村子。"七言律诗《山西村游》,从此成为佳作。

陆游生活在北宋时期。从诗词中可以推断出,当时的老百姓过年有肉吃,有酒喝。虽然比不上今天的金燕窝配海参鲍鱼金线,但足以说明古代过年的食物质量并不差。而陆游的诗只是简单的总结,并没有详细的介绍。至于古人过年吃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其实古人和今天一样,在重要的节日准备美酒佳肴,以示对生命的崇敬。那么,古人过年到底吃什么呢?

单从主食来说,古人春节主要吃麦饭、饺子、汤圆。我国粮食作物的种植历史是古代社会传统的南稻北麦,但直到隋唐以后才开始种植稻麦。

所以在先秦时期,古人过年吃的主食是麦饭。这是一顿极其简单的饭。一般是把各种杂粮磨成粉,包在野菜里蒸。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古代,古人的日常饮食以粗粮为主,所以春节能吃一顿麦饭是非常难得的。

交子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相传是医学家张仲景发明的。当时主要用于治疗耳朵上的冻伤。唐宋时期经济富裕,北方地区广泛种植小麦,面食日益增多。饺子原本有"饺子"言下之意,春节吃饺子已经蔚然成风。相应的,到了长江以南,水稻种植逐渐成为大势所趋。尤其是北宋以来,上元节吃汤圆的习俗非常流行。汤圆可以包各种食材,有团圆的希望。春节吃汤圆有一语双关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吃汤圆逐渐成为南方人过年的主食。

春节吃的古今主食基本没什么区别。但就菜品而言,古今大相径庭。古代材料少,成分少。古人春节吃的菜主要是五香菜、猪肉羊肉和时令蔬菜。《荆楚纪年》中已有记载,南朝人过年总要在饭桌上摆五道辣菜。孙思邈在《忌食》一文中也说"正月初一,人们吃五香得病。"《养生术》中也说"大年初一吃五辣,使人五脏开窍,祛暑。"魏晋时期,正是正月初一的早晨,东晋的御史大夫成周在他的《地方实录》中说"迎晨时,吐五辣助五脏,求幸福。"

什么是五香菜?简而言之,将蒜、蒜、香菜、韭菜、萝卜五种辛辣蔬菜放入盘中,蘸上调好的酱汁生吃,类似于今天的凉拌。唐中后期,春菜在五香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即在五香菜中加入其他时令蔬菜,表达发芽、迎春之意。杜甫在《立春》中说"春天的时候,春菜里的生菜好好的,突然想起了北京梅花盛开的时候。"

明朝人也很偏爱五心盘。比如嘉靖年间的《漳平县志》中记载:"人无尊严,咸衣鲜衣,要和亲戚过年,主人需要出新价和他们谈判。"而且明代的五香盘比历代都要讲究。比如《本草纲目》中描述的李时珍:"在新年,在春天的开始,洋葱,大蒜,韭菜,辣蓼,黄花蒿和芥菜混合在一起吃,以迎接新年,所以它被称为五香菜。"

五香菜和春菜都属于素菜范畴。古人过年自然要上荤菜,最典型的就是鸡、猪、羊肉。鸡肉和"纪"是谐音。古人过年吃鸡,寓意吉祥,古今皆然。猪肉和羊肉,因为味道鲜美,是古代人们年夜饭中的顶级佳肴。唐代魏菊园记载的58种菜肴中,有几十种是羊肉制品,羊肉在古代年夜饭中的地位可见一斑。到了宋代,羊肉吃到了极致。过年的时候,只要条件允许,政府和市场上的老百姓都是宰羊肉的。

而猪肉,因为产量高,肉质好,没有羊肉的腥味,从宋代开始成为年夜饭的主角。猪肉因其强大的存在和相对便宜的价格,一直受到百姓的欢迎,北宋时期也出现了东坡肘子和东坡肉。

但是古人过年基本不吃牛肉,不是因为牛肉不入古人的法眼,而是因为在古代,公牛用于农田,母牛适合繁殖。牛作为劳动生产的主力军,由于不可抗力因素而死亡。官方禁止屠宰。

古代没有高温大棚,尤其是北方地区进入寒冬后,几乎没有绿色蔬菜。所以古人过年能吃到的新鲜时令蔬菜极其有限,主要品种只有大白菜、牛蒡、紫苏。而且炒菜这种烹饪方式是南北朝以后才逐渐普及的,所以古人做菜的方式并不多,一般都是用来煲汤或者生吃。

古人过年吃的菜虽然没有今天的好吃,但是风味十足,生机勃勃。普通人的大年三十,三五人围坐在饭桌前,吃着五辣,或推心置腹,寄托新年愿望,或憧憬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