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赵构支持岳飞北伐不议和那么伐金的结果会不会改写?(如果赵构同意北伐岳飞能成功吗)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1-12 10:26

说到宋朝,其实说的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岳飞,真的很可惜。但是历史毕竟是过去了,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有这个说法,就是假设一些问题?如果当时赵构支持岳飞,全力支持岳飞,宋朝削金的结果会被改写吗?让我们跟随边肖揭示分析,看看!

结果只有一个,就是大宋直

捣黄龙府,光复中国,重开盛世!

岳飞的能力有目共睹,战绩众所周知。

如果赵构坚定支持岳飞北伐,从1140年(绍兴十年)起,最多用五年时间灭徐进,收复十六州。

首先,不再是吴手下的阿蒙,战斗力突飞猛进。

实战能练兵,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在与宋军金兵的战斗中,他逐渐培养了一批能征善战的铁军。

从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到岳飞被害前的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金军事实力对比逐渐向有利于南宋的方向转变。宋军由弱变强,金军由盛转衰。

1130年(南宋建炎四年)三月至四月,韩世忠率十万金军在黄天荡地区截击;四月至五月,岳家军收复建康后,将金军全部驱逐出江南。从此,长江流域的金兵再也没有南下过。不是我不想去,而是我没有能力去。

1131年(绍兴元年)十月中旬,川陕战区吴军击败金兵总司令完颜宗弼(兀术)率领的十万金军。粉碎了金兵对四川的进攻。

这是关系到南宋国家命运的关键战役,也可以说是南宋的开国之战。赢得这两场战役后,宋军停止了溃败,逐渐站稳了脚跟。

经过三年的积蓄力量,1134年,宋军发动了局部反攻。收复襄阳六郡。

1134年(绍兴四年)三月,吴郡率军在仙人关又击败了洪雁宗弼(兀术)的十万金军。

1134年(绍兴四年)五月至七月,岳飞率军发动第一次北伐,收复了包括战略要地襄阳在内的韩翔六郡等广大地区。

1134年冬(绍兴四年),金军主力入侵淮南失败。

经过这场战争,宋金之间的战争几乎都以宋朝的胜利而告终。力量对比的天平已经向南宋倾斜。

1135年,南宋重新组织各界人士,组建了五支强大的护卫部队,总兵力近40万!

公元1136年(绍兴六年)七月至八月,岳飞再次率军北伐,到达洛阳附近,缴获战马一万五千余匹。

公元1140年(南宋绍兴十年)五月底至六月初,宋朝大将刘琨在顺昌郡(颍州,今安徽阜阳)坐镇,伺机而动,以少击众,击败晋国精锐十万,取得顺昌大捷。

1140年(南宋绍兴十年)七月上旬和中旬,岳家军在盐城之战和应昌之战中击败了金军主力,进军东京离开封府只有四十里的朱仙镇。

1140年是宋金权力的一个根本性转折点。

这一年,宋军接连击退金兵的进攻,在空之前取得了胜利,这说明强晋弱宋的局面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就连一向畏敌如虎的和也看得清清楚楚。

绍兴十一年(1141)初,金兵再次下淮西时,宋高宗和赵构认为:"国内外议论纷纷,敌忧强渡。我不知道今天的情况和建言不一样。剑炎与剑炎之间,我军全部投降江南。杜充秀才,派了部分将领与敌轻战,敌人只好占了小木屋的便宜。今韩世忠在淮东,刘琨在淮西,岳飞在上游,张浚从建康挺进。在渡河侦察敌人之前,我们的战士都走在后面。今天一路到镇江,不敢来叫敌人过河"

这时,宋军的总兵力达到40多万人。

宋军经历了从瓦解到重组的过程,逐渐形成了五支驻防军。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宋廷颁布营卫番号,川陕吴军称右卫,长江中游岳飞称后卫,长江下游韩世忠称前卫,称左卫,张军称中卫。

40军中,岳飞军(10万)、吴军(7万)、韩世忠(8万)战斗力最强。单就实力而言,南宋已经超过了游牧民族。

我们写这么多只是想明明白白地告诉你,靖康之耻后的十年,宋军从畏敌如虎到一路溃败,一年后站稳脚跟并奋力维持,四年后实力大增,开始局部反攻,10年后展开战略决战并取得决定性胜利。一步一步,宋军的战斗力和战斗信心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到1140年,游牧民族很难在战斗中击败宋军。

宋军的问题在于指挥不集中。40万大军,分五大战略集团,只有岳飞、韩世忠、吴军战斗力强。军队人数最多的岳家军也不过十万。十万北伐基本相当于游牧民族主力兵团的兵力,战略进攻显然不够。

四次北伐时,岳飞屡受兵力不足之苦,经常大败敌军,攻破城池,却没有足够的兵力防守,于是岳飞多次向宋高宗和赵构请示,调拨更多兵力归他指挥。组建20万人的精锐兵团进行北伐。

如题,赵构坚决支持岳飞北伐。那么岳飞就可以随心所欲地组织一支20万人的铁军了。想想看,十万人的岳家军是多么的强大,所向披靡。二十万人口的岳家军,还没有把金兵的军队老巢全部打完。

可惜历史无法改变,岳飞的野心真的很难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