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白酒度数有多高?为什么能做到千杯不醉?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1-12 07:52

我们经常可以在一些古代的影视剧中看到,那些豪放的人特别爱喝酒。就像宋武在水浒传中打虎之前,一气之下喝了十八碗酒,不慌不忙地走了。想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大多数人喝白酒。按照现在的情况,白酒最低度数也接近40度。所以当时像宋武这样的人

真的不是千杯不醉,万杯不倒吗?如果搁现在,估计三杯白酒就飘飘然了。那么中国古代白酒的温度是多少呢?

其实中国古代的白酒度数并不是很高。元朝以前,人们喝的酒大多是发酵酒,最高度数不会超过20度。最常见的酒是10度以下的米酒,经过发酵过滤而成。所以有"李白斗酒诗百首"像那样的诗。像宋武当时路过景阳冈时喝的酒,最多也就十几度,可能也就十几度左右吧。

《汉书·食货志》历史上有一句话:"一次冲泡用两根粗米,一次捻成一根,就成了六根,六桶酒。"其实用分蘖酿的酒叫"易",这是一种甜酒,度数很低,所以在古代,有人会说"恶棍之间的友谊和朋友一样好。。屈酿的酒算是真酒,这种酒的酒精度更高,酒精度大概在10-18度之间。

蒸馏酒是在中国古代北宋时期辽、金、蒙古等蛮子入侵中国之后才出现的。因为在这些蛮子文化中,他们世代生活在北方的草原上。气候很冷,环境很恶劣。需要喝高浓度的酒才能起到抗寒的作用。蒸馏酒是元朝统治中原时的杰作,通过蒸馏提高酒精浓度。后来满族入关后,因为也是来自东北寒冷地区,所以又一次掀起了高度蒸馏酒的热潮,类似于烧刀子。而到了近代,我们却忽略了中华文明中的发酵酒,过于重视女真、契丹、蒙古人的蒸馏酒,所以现在流行的酒说明现代人普遍认为中国的酒酒精度很高,很难喝。其实这是我们自己国家对酒文化的误解。

到了北宋,在辽、西夏、金等地区,蒸馏酒的形式还没有完全点燃。或者可以这样理解,因为当时北宋的文明程度已经很高了,他们的角色发酵酒非常好喝,不像高浓度的烈酒那么辣那么苦,所以最后作为御酒用在高级宴会上。其实当时的蒸馏酒在大家族和贵族中并没有那么流行,只是因为当时的人们买不起发酵酒,所以还是喝祖先传下来的蒸馏酒。

中国元朝为了建立庞大的欧亚疆域,彻底统一中土,拟将蒸馏酒置于所有白酒品级之上,目的是展现蒙古人独特的酒文化。虽然到了明朝后期,发酵酒又开始兴起,推动了中国传统的酿酒技艺,但清朝入关后,中国酒文化中的蒸馏酒又一次受到压迫。入口麻辣,抗极寒的酒又开始流行了。基本上已经取代了发酵酒,香味浓郁,后劲十足,成为中国酒文化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