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是如何一兵一卒摧毁古印度的?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1-12 07:39

说到我们唐朝,首先想到的是盛世,王国来朝。但是今天边肖要告诉你一个有趣的事情,那就是实际上在唐朝的时候,唐朝和古印度之间发生了一场战争。战斗的内容是唐朝灭古印度,一兵一卒。发生了什么事?让我们一起来分析和揭示这些问题吧!

中国和印度之间最早的

战争发生在1300多年前的唐太宗统治时期。当时中国派往印度的一个小小的特使,在唐朝没有一兵一卒的情况下,打败了印度军队,灭了中印古国,打动了东印度国王,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这件事还得从玄奘说起"向西方学习。说到这个。

玄奘法师历尽艰难险阻,到达天竺(今印度),拜访名人,求法讲学,足迹遍布印度次大陆,其中就有访问墨界陀国。当时,摩揭陀是印度的一个强国。当时印度分为东、西、北、南五部分,也就是"吴天柱","各千里,数百城"在中国,王邦林屹立,其中有16个大郭邦和16个大邦之一,即位于恒河中游南岸的莫杰托邦。它一直被印度人视为佛教圣地,因为据说佛陀大半生都在该国度过。所以轩辕西游的时候会去莫杰托。在莫杰托,玄奘受到了尸王(即拦住太阳的国王)罗一多的礼遇。玄奘开坛讲学,举行了持续18天的大辩论,从此名声大震。

玄元为中印建交做出了巨大贡献。除了讲授儒家经典,玄奘大师还为火圈之王出谋划策"大致来说,唐太宗神武,平息灾难,侍奉四夷"(《新唐书》简要介绍了中国大唐的盛况和太宗英明的神武。他在赞叹日本国王的同时,也不禁对中国大唐充满期待,说"我应该面向东方"(《新唐书》),我极其羡慕。玄奘回国后不久,贞观十五年,也就是公元641年,戒日王"送上贡品"并向大唐递交国书,说要世世代代友好下去。唐太宗"发一封吊唁信",环日之王"崇拜和接受信件"(《旧唐书》),是投降中国。后来,唐太宗多次派使节访问印度,"仪式非常慷慨"(《旧唐书》)中印两国已经正式建交。

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唐太宗"派右后卫带领巡抚王石宣策使他的国家"(《新唐书》),并派使团访问印度。结果这次出了点小意外。正是这次意外,引发了中印的第一次相遇。这次任务的负责人王玄策没用。唐朝单枪匹马,借师南下,于是灭了马庄兵强马壮的莫节陀国。当时"天祝地震恐惧"(《旧唐书》),中国的国威。

王玄策,汉族,唐代河南洛阳人。从643年到661年,他三次出使印度。发生的事情是他第二次去印度。那时,莫杰托已经发生了变化。原来当年退出日战的国王驾崩,他的封臣阿罗纳顺趁机起兵,自立门户,控制了政权。但当时通讯不发达,唐朝并不知道。现在,它已经引起了全球的轰动,所有的妇女和儿童都知道它。阿罗纳顺听说唐使要来,并不买账,派兵拦截,拒绝唐使入境。他不仅抢了唐使节带来的礼物,还俘虏了王玄策及其随行人员30人,关进了监狱。后来,在王姐结日的帮助下,王玄策和他的副手蒋"晚上站起来逃跑"(《旧唐书》),侥幸逃脱,去吐蕃搬救兵。

吐蕃是中国西南边陲的一支新兴力量。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结婚后,松赞干布接受了唐朝官职(徐某校尉)和爵位(西海郡王),"吐蕃和大唐是一家人",关系非常密切,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更加频繁,"晋绣,问遗,路上相视,满心欢喜"(《新唐书》)可见当时的友好亲热之情。王玄策邀兵救援,吐蕃自然给予大力支持,于是松赞干布"从尼波罗国派出1200名精英男子和7000名骑手向玄策学习"(《旧唐书》),不仅派出精锐骑兵,还从尼波罗(今尼泊尔,当时是吐蕃属地)调遣骑兵7000人,全部交给王玄策。

王玄策挥师南下,势如破竹。印度士兵全军覆没,3000多人被斩首,数万人溺死在水中。阿罗那弃城而逃,却被副使姜活捉。王玄策大地震,远近城市随风倒,连580余城。阿罗纳顺的所有皇族都被抓了,王玄策"他赢得了他的妃子和王子,俘获了22,000名男女和30,000只杂畜"(新唐书)一会儿"天祝地震恐惧"。东印度(东天竺)国王熊本的尸体看到这一仗,惊恐万状,急忙"送三万牛马到军中"(《新唐书》),并献上稀世珍宝,向唐朝投降。

这是中国和印度在古代历史上唯一一次交战。作为中国和印度的古老国家,莫杰托是如此不堪一击。按鲁的说法,原因有四:一是唐朝昌盛,国家昌盛,王玄策自信满满,受辱而怒,人怒之下特别勇敢;二是吐蕃刚刚崛起,兵强善战,与大唐关系密切,互相帮助;第三,印度一直崇尚佛教,兵法不行,武力弱;第四,莫杰托这个国家恰逢内乱,政局不稳。这从杰日王的妹妹帮助王玄策越狱这件事就不难得出。

后来,王玄策第三次赴印度,到达婆罗洲(今印度大板嘎北部),拜见摩诃伯代吉,拜佛后返回。他带回了许多珍贵的佛教文物,并撰写了《中国与天竺之旅》,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