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导致了不同的结局?它们在内容上有什么区别?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1-10 09:00

明治维新改变了日本的命运,洋务运动也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但前者是成功的,后来变成了失败。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一定想知道,为什么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会走到了完全不同的结局。虽然都是维新运动,但在当时的清朝推行起来比较困难。原因是推广者消息不灵通

,老派势力强大。官场风气早已腐败,各种不利因素叠加,导致洋务运动失败。

1.经济政策

明治维新后,日本于1870年12月成立了工业部,负责全国的工业建设。除了投资铁路和矿山,工信部设立的重工业大部分都具有军事意义。由横须贺铁厂、横滨铁厂、石川岛造船厂、鹿儿岛造船厂、火药厂合并、改造、重组,到1880年前后,日本建成了两大陆军工厂:东京火炮厂(主要生产步枪)和大阪火炮厂(主要生产枪炮)。1880年,日本自行设计建造的军舰"盘城"中国自主建造的第一艘军舰"天机"th晚了12年。

明治政府在大力建立官办企业的同时,也积极扶持民营企业。1873年11月,日本成立内政部,重点发展农业、产品加工和海运。尤其是1880年以后,明治政府决定将除军事、铁路、电信行业仍由国家掌管外,其他所有官办企业低价出售给私人经营者。由于明治政府利用国家权力扶植民间资本,加速了日本工业革命的进程,使日本从落后的农业国迅速转变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

相对于"明治维新"粗体,Qing "洋务运动"可以说很难。如果修了铁路,庄稼就长不出来,鸡也不会下蛋。如果电报运行,电会与大地相撞,惊扰祖先。被指为汉奸的李鸿章更早认识到大清所面临的。一千年来从未发生过的变化"但是,我们只能在批评声中发展现代工业,如军事工业、铁路、电报、造船、纺织和采矿。

受工业基础薄弱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军工企业效率低得惊人。从1867年到1873年,江南制造总局只制造了6477支枪,仅占同期清军购买枪支的二十分之一,根本不够实用。效率低下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成本高。从美国买步枪要12两银子,而江南制造总局造一把枪的成本是24两,天津机器局要40两。

中国曾经试图建造自己的船只。1868年7月,江南制造总局生产的第一艘军舰下水。曾国藩亲自给船命名"天机"不,这意味着"四海浪,厂务安吉"。该舰长56米,排水量600吨,炮9门,银8.2万两。之后江南制造总局几乎每年都有新船下水,但大多是不设防的已经过时的船,包括甲午战争即将出现的惨烈战船&ldquo。操姜"号码。最大的一艘船于1872年下水。海燕"91号长91米,排水量2800吨,航速12节,炮26门,消耗35.2万两白银。因为保守派认为"中船银,船价翻倍"目光短浅的大清从此走上了买船之路,导致中国造船业在与日本人的竞争中落后、掉队。

从1866年到1873年,日本工业的平均增长率为32.2%,而英国为3.3%,美国为5%,德国为3.8%。从1874年到1890年,日本的平均增长率为12.1%,英国为1.7%,美国为5.2%,法国为2.1%,德国为3.5%。

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30年间,中国洋务运动创办的企业不到60家,总投资5300万两白银。而同期国力远不及中国的日本,平均每年新设企业225家,企业总数超过5600家,折算后总投资2.08亿两。1979年有38万产业工人,3200公里铁路,11万吨轮船,153家银行。可以说,甲午战争前,日本已经完成了以纺织业为中心的轻工业改造,日俄战争前,又完成了以机械和钢铁工业为中心的重工业工业化,实现了从农业国到轻工业再到重工业的工业革命,从一个封闭的农业国高速高果地跃升为新兴的工业强国。西方列强用了80年才走完的路,用了30年。

与日本相反,清政府一直采取措施压制和控制民间资本的利用和民用工业的发展,基本上是"官方"、"官督商办"、"政商合作"这就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国民教育

日本提出"在世界上寻求知识"。明治五年,日本政府明确提出了以下教育理念:知识是立业之本,要做到农村无学生,家庭无学生。At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在全国大力推行义务教育。很多人出国留学,回国在学校教书。日本的教育是在"明治维新"期间是在空之前开发的。

1871年,日本成立文部省,主管文教改革。1872年8月,文部省颁布了日本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重要的改革政令:学制。学制要求分三个层次:一是普及初等教育,发展师范教育,课程设置也效仿西方国家,开设数学、地理、物理、化学等课程。第二,改革中等教育,发展实业教育,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初、高级技术人才。第三,注重重点大学建设,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

1873年,学制公布后的第二年,日本有132万小学生,入学率28%。10年后的1883年,小学生人数达到323万,入学率超过50%。1895年,小学入学率达到61%。1900年,日本的教育支出超过国民收入的2%。1901年,根据新颁布的《小学令》,小学成为义务教育,学费全免。1907年实行六年义务教育制度,小学入学率已经达到惊人的98%。甲午战争前,日本有各类学校近3万所。有人开玩笑说"日本学校的密度已经超过了中国的鸦片馆。"

但是清朝的教育制度仍然是传统的私塾和科举制度,普通人很难接受教育。"洋务运动"教育改革的主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国文化为主,西方文化仅供参考。洋务运动开始后,李鸿章、左、张之洞等人在全国各地兴办新式学堂,其中比较著名的有1866年的福建马尾船政学堂、1880年的北洋水师学堂、1885年的天津军事装备学堂、1887年的广州水师学堂和1892年的文同博物馆。各类新式学校主要分为语言学校、工业技术学校和军事学校,实用主义明显,很少有学校学习科技基础知识。中国的洋务学校不超过30所,很多都是速成或者短期学校。

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主流思想仍然是科举做官,少部分士子宁愿考科举也不愿报考这些新式学堂。报考史静文同博物馆一期的98人中,最终录取了30人,淘汰了20人,剩下的10人中只有5人毕业。很多学生毕业后中途转行或者参加科举考试。比如大翻译家严复。

即使是这几个西方学生,仍然要纳入传统的科举制度。1888年,这些西学生参加了顺天的乡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中学"还有"西学"同样考试的考试。即便如此,也有很多现象认为学习无用。比如严复在英国学海军驾驶,回国后却被送到总校。詹天佑在美国耶鲁大学学习土木工程,回国后却被派到福州学习航海。

3、"强兵"策略

日本是在欧美炮舰的压力下建立起来的,因为它无法对抗当时的列强。因此,明治维新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一致认为"强兵"是"富国之本"。明治政府为了实现"富国强兵"巩固中央集权的目的是从一开始就建立一支强大的常备军。善于向强者学习的日本的原则是"海军学英语,陆军学法国"法国输给普鲁士后,日本立刻成为"陆军研究普鲁士"。

1873年1月,明治政府发布征兵令,规定20岁以上的成年男性必须服兵役和预备役,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兵源。到1890年,日军的改革基本完成。这支军队有53,000人的现役常备军。日本还模仿欧洲的预备役和预备役制度,组建了第一后备军和第二后备军,预备役人数达到25.6万人,使战时可用兵力迅速扩大数倍,军事装备全面现代化。

而且,日本的军费一直是政府支出的榜首。上世纪80年代,军费通常占财政总支出的四分之一。甲午战争前,为了追赶北洋舰队,日本海军加紧购舰,军费甚至达到财政总支出的30%。

相对来说,清朝在军事上基本没有改革。军队号称百万人,但甲午战争前,清军正规军已从入关时的30万发展到70万,其中八旗兵25万,绿营兵44万,加上曾国藩湘军、李鸿章淮军、安徽义军、河南军、东北联军、湖南楚军、山东隋军、巩军等30万士兵,共计近100万。但这些士兵大多吃的是州银,但打仗的时候,既不漂亮,也没用。

英国人曾高度评价日本军队,称其为"装备精良,组织严密,行动迅速,服从命令,士气高昂,准备战斗"。对兵役的评价是:"步兵最好,炮兵次之,骑兵一般"。对于中国的军队,英国人认为"就像十九世纪的文明军队和中世纪的军队一样。"

早在甲午战争前,热血德国首相俾斯麦就预言,如果中日开战,中国输,日本赢。他曾经接待过日本和中国的代表团学习,俾斯麦说:"日本人来欧洲讨论各种学术,讲究政治原则,寻求回国进行根本改造。中国的人来欧洲,就是问哪个船厂的船好,多少钱,然后回去拿钱买。"铁血宰相名不虚传,一语中的。

我们深入考察明治维新和洋务运动的改革过程,可以发现,中国封建势力为了维护既得利益,只主张经济和军事改革,而极力避免触及政治改革,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而日本则完全西化,相当注重法规制度和思想观念的改革。

此外,面对国家存亡的关键时刻,日本各界得以促进团结,结合成一股影响力远超传统保守派的强大力量,也坚定了他们扫除改革障碍的决心。再加上明治维新时期,他们彻底向西方学习,将政治制度改为君主立宪制,最终使日本迅速崛起。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进行的戊戌变法,虽然制度层面的改革开始略有动作,但改革共识的凝聚力明显不足,最终也难逃守旧派的绞杀,以失败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