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赢得汉中之战为什么不能复制刘邦统一全国的方法?(刘备为什么打赢了汉中之战)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1-10 08:00

刘备战胜曹操赢得了汉中之战,但他完成统一后为什么不能照搬刘邦的方法?事实上,曹操在汉中之战中并没有显示出全部实力。曹操形容汉中为"鸡肋"意思是吃了没味道,弃之可惜。所以曹操对汉中的决心并没有那么大。如果换个地方,曹操可能会和刘备硬拼。而且当

时刘邦面对的对手也没有现在刘备的对手强大。即使把刘邦放在三国里,对曹操也可能无可奈何。

刘备参观草堂时,曾与诸葛亮交谈天下大事。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隆中对》中,诸葛亮对刘备说:益州凶险,良田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当皇帝。

这是刘备最想听到的话,也确实说到刘备的心里去了。作为刘邦的后代,复制祖先的成果是他的最高理想。诸葛亮为他指明了下一步要攻占的根据地,这是刘邦在中原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起点。后来刘备尊从诸葛亮的意见取了益州,再取汉中,完全是按照刘邦的方式。

汉朝,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王朝,起源于汉中。眼看达汗的成功就要被蜀汉复制,西蜀集团的胜利却以汉中告终,拿下汉中后再无进展。刘备没有像刘邦一样从汉中向中原前进。刘备死后,诸葛亮自己走上前台,从副官变成了教头,自己做了操盘手,六次出祁山,但这六次都以失败告终。后来诸葛亮的接班人姜维九攻中原,却是强弩之末。

为什么刘邦在同样的战略方向上取得了胜利,刘备集团却以惨败告终?谁注定输赢?没有涨跌的基础。刘备失败的原因有三。

第一,刘备取益州是不正义的。刘备最愿意靠活着标榜自己的义。但他以非常不光彩的方式从表哥刘璋手中夺下益州,诸葛亮的隆中对实际上是把刘备引向了一个悖论。纵观历史,历史人物的个人性格深刻影响了他的历史命运,真小人,伪君子。前者往往是赢家,后者往往是输家。刘邦是一个真正的小人,一个无赖,但他从不掩饰自己,刘备也经常把自己放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刘备得到益州,也是他失去民心的开始。益州人从来没有真正说服过刘备。

第二个原因是汉末的巴中和秦末的巴蜀汉中不太一样。秦朝太重要了。秦末的巴蜀和汉中,作为大秦的根基,是战略背后一个生机勃勃的地方,体现了"王琦"但到了东汉时期,汉朝的都城已经从长安迁到了洛阳,巴蜀和汉中已经衰落,此地的王道也已经褪去。

第三个原因是刘备集团的运气不如刘邦,刘备和诸葛亮遇到的对手太强。刘邦的对手是项羽,刚愎自用,没有谋略,而刘备的对手是曹操,是个人才。接下来,诸葛亮的对手是老谋深算的司马懿。虽然诸葛亮"睿智且接近恶魔"(鲁迅语),但司马懿却用一句话把诸葛亮熬得油尽粮绝,三国中综合国力最弱的西蜀集团轰然倒塌。

第三是因为刘备和刘邦所处的国际形势完全不同。秦灭后,项羽已无大志。他没有像秦始皇那样,把追求国家统一作为自己的目标。他开历史倒车,恢复秦以前的诸侯国。他只满足于做一个西楚霸王。在混乱的环境中,狡猾的刘邦这个从小地方混迹于大街小巷的流氓,如鱼得水,完全成功地发挥了他的圆融之术。但在刘备去西蜀之前,曹操已经基本统一了北方,孔泉已经坐稳了父兄之国,三国注定要争夺综合国力,可供刘备施展的空已经很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