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平中原的湘军为何会被日本人打的一败涂地?(湘军为什么被日本人打败)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1-10 07:00

说起太平天国时期曾国藩平淡作战的战术,在太平军眼里绝对是噩梦。曾国藩的湘军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把太平军从湖北打垮到江苏,从武昌打垮到天京,直到把太平天国政权送进地狱。但同样让太平军尴尬的是,这种战术早在200年前的清初就被频繁使用,但200

年后,作为新对手的太平军依然不会破解。

战斗细节如下:行军到哪里,战壕包围,工事保护基地。面对敌人的坚固城池,壕沟环绕,转攻为守,迫使敌人由防御转为被动进攻,完全改变了战场的形势和主动权。清朝初年,皇太极就是靠这种战术,清剿了明朝在辽东半岛几乎所有的据点,曾国藩也在清朝末年被太平天国清剿了长江沿岸所有的城市。更神奇的是,即使在20世纪的现代战争中,这种战术也频繁出现在战场上,"装傻"战壕封锁和要塞守卫的精髓,也成为近现代战争中最有效的防御和封锁战术之一。

有人会问,项是政府军,太平军只是农民起义军,而政府军是与农民军作战的。为什么曾国藩还需要用这么麻烦的战术,快速推进,直接进攻?一定要花很长时间吗?这恰恰是曾国藩作为近代优秀军事统帅的精髓所在。他不拘泥于兵法,只关注现实。只有这样的指挥官才能在战争中立足。

《孙子兵法》的确是一本好书,但要想发挥最大的价值,并不是说要模仿别人,而是需要结合实际,做到融会贯通。所以古往今来,有的人死于兵法中的偏执,有的人则在兵法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升华。

据说马谡在三国时期就学会了"居高临下横扫"来到战场,他第一时间冲向制高点,可是结果呢?缺水和包围圈让他和他的王牌部队几乎全军覆没,诸葛亮最有可能的北伐之梦就此结束。太平天国时期的安徽战场,我们曾经靠"装傻"而李这位湘军主力突破太平军重镇九江,想要展示孙子兵法的另一篇章——兵贵神速,可是结果呢?他率领6000人的孤军仓促离开主力,离开主力和海军把守的长江,深入安徽三河镇。最终数百太平军围攻全军覆没。虽然他率领军队坚守了很长时间,但其他友军却在远处束手无策,李的败亡也是湘军建国以来最大的惨败。

曾国藩的"装傻"看似死板,实则完美结合了太平天国时期的战场形势和自身条件。湘军为什么喜欢以攻代守?简单来说就是:它死不起,对方攻不下!

从广义上讲,情况如下:

1,实力规模有限,战损不起。

虽然在太平天国时期,湘军成为清朝军队体系中最强大的主力,但是,它的强大并不意味着人多。在需要提高自身军饷和集中精兵的情况下,湘军的规模始终没有扩大。1853年曾国藩创建湘军时,湘军规模只有11500人,其中陆军5500人,海军5000人。显然,这种规模经不起大规模战争的损失。即使在湘军连年不断扩军之后,为了保证军队的质量,湘军始终坚持"多胜于精"形势。

比如1860年被称为太平天国转折点的安庆之战,除曾国藩留在祁门大营的有数千人外,长江上的湘军水师几乎全部出动,但安庆外的进攻兵力只有100多艘战船、4000名官兵、10000人,援军约20000人(包括数千不在湘军体系内的A骑兵部队)。湘军只能打三四万兵。两年后的雨花台之战,湘军拼尽全力,但参战兵力只停留在三万。天京保卫战时,湘军攻城最大规模也不过5万左右。

当然湘军的规模并没有扩大,左的楚军和李鸿章的淮军的分兵自立也是因素之一。由于缺乏规模,难以应对大量亏损。所以湘军的模式一直停留在守而不是攻的领域,以避免大的损失。因此,大家"也明白了为什么曾国藩在三河镇战役中损失了6000名官兵。丧服慎,少食几日”,也让胡林翼感叹:“三河大败后,军心已寒,连年之间无法重振。"

一次性报销几万,而且是一线野战部队。这种损失是项无法承受的,这也是项于1858年攻克九江,进入安徽,却在两年后才发动安庆之战的原因之一。一次休整让曾国藩把接下来的战斗推迟了两年。

2,循序渐进,以压抗流。

太平天国运动号称遍布18省,但在其14年的历史中,真正被太平军长期占领的地区并不多,大部分时间以机动作战为主。"穿越几个省,到处带人当兵"一直是太平军惯用的打法和阵型特点。如果项使用所谓的"士兵又贵又快"打,项和太平军打只会演变成一场无果而终的追击,说白了,你项能跑,我太平军就不能跑吗?

而这在曾国藩组建湘军之前就有了充分的教训。从1850年金田起义到1853年南靖,广西的项容和湖南的江忠源在这场种族博弈中与太平军打了四年。最后的结局是太平军达到了军事巅峰,而项容愤怒了,江忠源死了。

所以老曾的战术更直接,"无论你去哪里,我都会一直陪着你。。你走你的,我走我的。只要我把目光放在你的一个目标上,不管你在其他地区怎么吵,我就是不去!安庆战争时,太平军试图进攻湖北,曾国藩佯装不理会。李秀成率30万大军北上长江保卫天京,企图迫使南京城下的湘军北上救援。然而曾国藩的态度依旧:按兵不动!

3.太平军野战和攻关能力弱。

太平天国中后期,随着太平军士兵素质的下降和现代化武器装备的缺乏,无论是单兵战斗力还是现代化作战体系都已经落后,自然造成了攻战能力的不足。曾国藩巧妙地抓住了太平军的软肋,对症下药。他缺乏野战能力,无法阻止湘军挖沟筑堡的企图。攻击能力不足,建成后摧毁堡垒会更加无力。表面上看起来湘军的战术效率太长,但他们对战场的事实把握得很好,即使长,也能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可以说曾国藩的战术看似平淡,却是根据太平军的特点和历年战局总结出来的精髓。空洞的脑袋和大脑在纸面上毫无用处,只有切合实际的战术才是一支军队的灵魂。

4.结局:神话的幻灭。

但是,历史也告诉我们,墨守成规的战术在某个时期也许会流行,但如果要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保持固定,最终的结果只能是神话的幻灭。太平天国时期,湘军天下无敌,但在甲午战争中,面对另一支不同于太平军,具有现代化作战能力的日军,湘军通过一战的消耗彻底崩溃,或者说,他们从神话到崩溃,只花了一天的时间。

而这一战就是辽东甲午战争中的牛庄之战。

1895年3月,随着山东半岛北洋水师的覆灭和辽东半岛清军的撤退,日军似乎有了双向进京的趋势。在千呼万唤之下,曾经被称为神话的湘军,第一次奔赴千里之外的辽东前线。但在太平天国后不断裁军、洋务运动改革乏力的形势下,此时的湘军已经远离现代化。规模只有几千人,缺乏火炮重武器压制,战斗可能一开始就以这样的武装力量面对辽东数万精锐日军而告终。更致命的是,早已不合时宜的湘军还在用几十年前的堡垒坚守阵地。在装备了大量重武器的日军面前,战斗对抗已经不是一个重量级的了。

发生在今年3月4日的牛庄之战,虽然激烈但并不复杂。防守牛庄的湘军仍按传统方法挖壕沟封闭牛庄外围,然后把镇上的房屋改造成堡垒。但这种被动防御的布局,在日军的重火力面前,几乎成了活靶子。面对日军的火炮,8个中队48门火炮,仅装备10门大小口径火炮的湘军在战役第一时间就被压制。定点火力射击摧毁湘军重建的房屋和堡垒,不能炸毁的堡垒用火炮和机枪掩护,采用工兵接近的战术,直接用炸药炸毁。虽然执着的湘军试图用血肉之躯抵抗,但在时代的变迁下,这种脱离合理战术的勇气终究是白费了。

短短一天,由5000湘军防守的牛庄宣告失守,伤亡2300余人,被俘600余人,而日军仅伤亡398人,伤亡比例为8比1,湘军神话不复存在。并不是项的打法过时了,而是他们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和对手的变化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