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修建柳条边的目的是什么?柳条边成清朝又一大败笔(柳条造型)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1-09 14:13

柳条边关最初是清政府为了防御蒙古人,保护山川环境而修建的,但在历史上其功能完全被废弃了。因为皇帝是不断变化的,有些皇帝根本不在乎柳条边的施工,所以经常年久失修,想起来可能又要动手了。而且当时大量移民涌入关内,都是从柳条这边过来的。事实上,清

政府的许多政策都是荒谬的,柳条边境的建设也成了一大败笔。

如果你看看清朝的版图,你会发现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有两个"人"字形的线段,颇有争议"柳条边"。但是这个"人"话落在地上就大了。

这"人"之字形的交点位于辽宁省开原县北部的魏源堡镇。从威远堡镇到吉林省吉林市北部远东地区的亮子山,as "人"一字一竖(为北段);西南从威远堡到山海关,构成"人"单词的撇号(对于西部段落);从威远堡向东南到海边,构成"人"一笔字(为东段)。东西两段包括整个辽河平原,全长近1000公里。

然后这个"柳条边"它看起来像什么?

康熙年间的一位学者杨彬来东北宁古塔看望他被流放的父亲时,亲眼目睹了他的风采,并在《刘略》中写道。根据他的记载,柳条边是一条宽高各一米的土堤,全长一千三百多公里。路堤上每隔五英尺插入三根边条。柳条有四英寸厚,六英尺高,两英尺埋在土里,四英尺留在外面。柳条用绳子连接,叫做"用柳枝打结"挖一条宽8英尺、底宽5英尺、外侧深8英尺的倒梯形壕沟。沟渠与土堤平行。

那为什么清人要修这个"柳条边"?它建在国家腹地,显然不具备像前朝长城那样抵御外敌的功能。对此,历史学家给出了结论。

首先,在满族统治者的眼中,东北是他们的"龙兴置地",以防止其"龙脉"损坏的,必须加以控制和取缔。其次,是东北产的皇室贵族所需的人参、水貂、鹿茸、东方明珠、鳙鱼、松子、榛子等特产,以及每年收供品、皇帝出巡时打猎用的围场。

为了防止百姓越过柳条边私自进入东北地区,满清统治者在沿线每隔一段距离就开一个门,叫做"侧门"同时设置检查站,派兵驻守,实行军事化控制。

对于当时的人来说,这个柳条边就是红线,就是雷区。不走侧门,跨过去是违法的,会受到严厉处罚。而且,也不代表你就这么想过。你还必须有当地政府出具的打印票(即通行证),上面要注明持有人的姓名、年龄、面容等内容。只有经过验证和批准后才能进出,还必须通过指定的侧门进出。

而且侧门进出的车马还是要上税的,出200品,进400品,连死人都要下葬,还要上税。出国比现在还要难。

柳条边关彻底阻断了挖参、猎茸、采山货的人们的生计,给边民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比如辽宁北部的昌图地区,当时还没有县城,人们习惯到原来的地方做生意、购物。然而,被柳条修补后,他们无法直行。绕法库门向西走了230多里,绕威远堡门向东又走了几十里,百姓怨声载道。

然而清朝的皇帝却以此为荣。他们每次来东北祭祖或巡山,都会在柳条边驻足,品味祖先的杰作,并写诗吟诵。比如1682年,康熙帝第二次东游,路过柳条,诗歌繁盛。随即,他写下了“柳条望月”:"雨势过高时,傍晚为虹,山交月。春风拂柳无声,摇曳寒光远空。"后来,乾隆皇帝在1743年第一次东征时,路过柳条,还为“入英门”写了一首赞美诗。

柳条边的修建始于1638年,历经皇太极、顺治、康熙三朝,历时43年。在此期间,严格执行了取缔政策。但一到乾隆,就开始松动了。

乾隆五十七年,直隶、山东发生旱灾,大批逃难的灾民受阻,聚集在山海关,颇有闹事的迹象。乾隆皇帝急忙写了一封信"为什么要查禁酒令"允许灾民通关进入关东禁区,为政策放宽打开了大门。后来到了乾隆五十九年,嘉庆二年、五年、六年连续发生水灾,这种宽松的禁令持续了11年。

后来又出现了冲关潮,约250万人断断续续地从海陆涌入关东禁地。

此时,柳条边的实际功能已经弱化到名存实亡。从嘉庆年间开始,它越来越有名无实,随后历代皇帝仅仅为了撑祖宗的面子,勉强维持它的存在。到了清朝末年,随着大清的夕阳,它连一片柳叶、一堵沟墙都没留下。

从修建到废弃,柳条边界反映出它的始作俑者刚从大山里走出来。虽然是统治世界,但骨子里还是奴隶主,还是部落酋长。他们心胸狭窄,自私,偏执,目光短浅。他们缺少的是大海的宽容和远见卓识的智慧。

柳条边,还有"跑来跑去"、"剃须顺序"、"闭关锁国"同样,这也是清朝统治者撰写的伟大史书中的一大败笔。